第七十八章 避过蝗灾(2 / 3)

春归郎未知 羿宁 4699 字 2020-07-08

,我姐夫听说咱们郡提前催缴税粮之后,立马派人私下通知他爹爹,让他爹爹也提前催要税粮,不知道夷陵县是个什么情况?”

孟萦“夷陵离我们不远,境况应该差不多。提前收割,损失极小,却大大降低了风险。且再看看吧!我们来说说夏收之后,玉米该如何处置?我列了个计划,但需要官府出面,下面农民才会配合。这一个月会很忙,到时需要你们的帮忙,你也知道我现在出不去,只能在家活动了。”

两人都表示没问题,会极力配合她。

夏收总是很忙碌,十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整个武陵郡只有极少的沼泽田由于稻谷成熟晚,收割麻烦,还未完全收割上来,其余已经全部收割完毕。这次税粮催要得急,老百姓和催粮官着实都累了一把,好歹谷已入仓,大家都放下心来。

有说话难听的老百姓骂李大人和赵大人狗官。可两天后,当澧州和硖州传来蝗灾的消息时,武陵郡的老百姓还有些心怀侥幸。当第三天,蝗虫遮天蔽日而来,所过之处几乎是片叶不留,那些还没来得及收割的沼泽田稻子被蝗虫啃的连稻草都不剩。老百姓这才拿着鸡蛋、活鸡、活鸭、抬着猪肉哭着喊着到郡衙感谢两位大人,直呼李大人和赵大人是青天大老爷,早早催收税粮,又早早督促大家收割,这才躲过一劫。

蝗虫过境之后,大郎君才放孟萦出门。孟萦一出门就去王家找王季陵和他爹爹,她的玉米推广计划需要官府配合,趁着李大人和赵大人官声正好,既便于推广,又可以让多方获利。

王季陵爹爹崔郎君仔细看了孟萦的计划,觉得可行,他亲自出马带着孟萦和王季陵去郡衙给李大人和赵大人汇报玉米推广的计划。

经历蝗虫过境一事,李大人和赵大人对孟萦的印象有了极大的改观,他们再也不会因为她年龄小,而不重视她的话。当他们知道孟萦去年夏收之后加种的玉米亩产超过千斤之后,一脸的不敢置信。

讲故事、用事实说话、用数字说话是投资人最擅长的,孟萦以表格的形式将计划详细讲解给两位大人听。他们听过之后,觉得今年让老百姓加种一茬玉米计划非常好。

今年北方几乎全部遭了灾,如果官府安抚不力,冬天肯定会有很多流民来乞讨。加种一茬玉米,既可以让老百姓得实惠,官府也可以收到大量的税粮。

孟萦提出由王家和孟家种子,官府找里长和村长配合,将排水和灌溉最好的田地拿出来加种一茬玉米,尽量照顾到每个家庭。所得产出分成四份,其中耕种人一份,官府一份,王家和孟家各一份。孟萦算了一下如果这一百七十多万斤的玉米种子种下去,十月底就会收获四十多亿斤的玉米。这个数字一出,在坐的各位都有些坐不住了。大家恨不得立刻就让人去种玉米。

孟萦又详细地列了如何选地翻耕、育种、移苗补栽,如何取玉米笋,如何防病虫害,如何收割都做了详细讲解。

李大人见孟萦的计划详实可行,宣讲有理有据,思路清晰,条理清晰。他觉得这个女郎将来必不会泯然于众人,于是笑着和她说“孟家女郎可否定亲?我家长孙年十九,一表人才,已有举人功名,尚未婚配,你可否有意一见?”

这画风转得太突然,说正事呢,怎么突然就转到说亲了。孟萦脑子转得飞快,连忙说道“首先,多谢李大人抬爱,我一则年龄尚小,还要专心举业,家人并未为我定下亲事;二则清源寺慧定大师说我年过十七方可定亲成婚,否则于双方皆有不利,所以就更不敢耽误您家长孙了。如果有缘分,自会成就姻缘,随缘就好,随缘就好。”

李大人听孟萦这么一说,也就不再提及此事,随后他安排人员去召集相关人员开会研究加种玉米事宜。他让文书书记将孟萦对种玉米的一系列要求抄录下来,分发下去,严格执行,以保证收成。

孟萦又适时建议李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