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扶贫工作(1)(2 / 4)

这样的东西,即便是刘兴一个月到手五千来块钱工资,也不舍得给孩子买差不多要两千块呢;

刘兴不禁暗想,到底是什么给这个小村子带来这么大的变化?

回乡潮,确实能有这样的影响力,毕竟那些在大城市里打工的青年们回来了,开些车,带些钱和礼物回来也是正常,有点富贵还乡的感觉,他们一年到头可能舍不得吃,舍不得用,但是回家的时候,还是很大方的。

但是,这也有点不对,未免有些早了,毕竟这离过年还有一个月呢,除了辞职,一般的工厂最多也就放个十天八天假,开工厂也是为了赚钱的

由不得刘兴多想,转眼间,就到了目的地的第一家,生了四个女儿的张大姐家门口;

那厘村的地不少,几乎每一家都是建了独立的院子,有钱的,围个砖墙,没钱的装个篱笆墙;

刘兴停车的时候就有点纳闷了,不声不响的,张大姐家就建起了红砖围墙,连大门也用上了不锈钢大门;

这要是换作别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这之前又是篱笆又是个简陋的木门,反差有点太大了;

而这,才是一个多两个月没来;

到底发生了什么?

敲了一会门,门终于开了,张大姐还是老样子,背着个小孩,这个点,应该是做饭的时候,背带背着小孩好干活。

“哟,是小刘来了,快请屋里来坐,我这菜还在灶上呢,你得等等,”张大姐很爽快地把人接了进去,随后就转身进了厨房。

“没事,大姐你先忙,我这次也就是过来了解一下情况,带了点油和面过来给你”刘兴说道,然后在那里逗了一下在院子里玩的小姑娘,随后才到车上取东西。

刘兴很清楚,一般在这个时候,自己会受到极热烈的欢迎,比如“真是麻烦你们了,你们真是人民的公仆”什么的,总之,做扶贫工作的,也就只有这个时候能略微有点存在感。

然而,当他从车上拿了一壶五升的油,外带一袋二十五公斤的面条,准备开始例行拍照的时候;

却发现刚刚从厨房里出来的张大姐表现出有点不太情愿的样子,这在以前是见所未见的,五升的调和油,在超市也要卖近百块钱,够他们一家子用上一两个月了,然后,还有这面条,怎么说也值几十块钱,照以往来讲,他们都是扑上来的

不过这一次,明显不一样了,张大姐非但对这些东西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甚至还有点厌恶的表情;

“小刘啊,你也帮衬我们家这么多年了,我们家确实很感激,但是现在没什么必要了,你去帮那些需要的人吧,所谓救急不救穷,我跟孩他爸也说过这事,是这个理,”张大姐很淡然地说道。

刘兴顿时感觉到自己被打击到了,自己一直想尽办法帮扶,但是效果极微;

在自己眼里,这是一个根本扶不起的贫困户,怎么一下子就变了个样?

“另外,贫困户这个牌子,你也帮我们给摘了吧,你可不知道,村里面有些人说话怪难听的,”张大姐双说道。

摘牌,对于刘兴来说,那就是政绩,说白了,他恨不得手底下的那些贫困户都给摘牌了,然后自己就成了扶贫明星,政途,不知道能走多远,但是只要能进一步,那也是好事情。

然而,这摘牌也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首先得让其他干部来查看,询问,确认了收入水平达到了脱贫线,那才算是落实到家了。

政绩造假也不难,这些贫困户还没有能力上达天听,官官相护,也不是没有存在的道理,它总有它的市场;

难的是那些贫困户会自己跑去要补助,他们对这一套流程已经是掌握得非常到位,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个职位和相应的未来福利的话,刘兴都有过不少次想打人的冲动,所以,对张大姐这种反常的行为,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