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罢手言和(2 / 4)

扶桑镜梦 MerlinCahrin 83 字 2020-08-18

定,幕府分别自英吉利、佛兰西购买三级风帆战列舰两艘、佛兰西二级风帆战列舰一艘,总价五十万枚天保小判金。

要知道,以含金量计算,1英镑折合124枚天保小判金,五十万金相当于英镑四十万余,折合唐人白银一百二十万两有余。

可买的是什么呢?就是纯粹的风帆战舰,还是二手的!

其实幕府也知道当今蒸汽船大行其道,老旧的风帆战船买回来是亏的,但不买,人家凭啥帮你!

说到底,这就是一笔献金而已。

再说了,这些风帆战舰虽然在欧罗巴已经过气了,可在扶桑却哪家都没有,还是好东西来的。到时可以大涨幕府水军的实力,因此还真不能说没用。

当时,英佛两国特使额尔金、格洛斯经过商议,已经定计要限制鲁人在北太平洋的扩张,但苦于没有借口,因此幕府提议购船真是恰逢其时!

根据此时的国际公法,中立国度不能向正在交战的双方交付军械和战船。

但有了出售船只一事后,英佛就有借口介入扶桑和鲁西亚的战事——这战事不停,交易就不能进行,你鲁西亚总不能耽误大家发财吧!

要知道,虽然英佛都家大业大,可此时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1853年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打完,参战的欧罗巴各强国是有苦自知

鲁西亚境内物价飞涨、民生凋敝,进而引发了革新浪潮,可英吉利、佛兰西也没好到哪去!

大额军费和战后抚恤,导致两国的经济都出现了问题,尤其是英吉利,出现了纸币兑换黄金的挤兑狂潮,搞的泰晤士金融街差点崩溃。

英吉利是当时头号强大的国度,它都如此狼狈,佛兰西的困顿也可想而知。

因此,为了扩大出口振兴经济,两国与唐人的亚罗号战争背后是有其深厚原因的——当然,扶桑作为远东市场的添头,也倒霉地被西洋诸国随手波及了。

1857年的这场经济危机,被称为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不但欧罗巴大陆如此,北米也没有幸免于难——当年有俄亥俄保险公司倒闭,进而引发了全米的经济恐慌。

而扶桑总数四十万余英镑的购船款,虽然杯水车薪,但这是要淘汰的旧船来的,因此成本不过两成而已,说起来也凭空增添了两位特使的功绩。

再说了,好容易让扶桑继中华之后开国通商,这打仗哪有赚钱重要!

不管是出于“限制鲁人在远东扩张”,还是为了确保商贸,相信两国中枢都会同意调停这场在远东的小摩擦。

事情的发展正如两位特使所预料,在他们返回欧罗巴后,果然英佛同时发力,要求鲁西亚尽快结束这场与扶桑的战争,

当时已经是1859年的春天了,此时调停有点迟了,但总算还不晚!

作为战胜国,英佛都爆发了经济危机,那战败的鲁西亚自然更不好过——从1856年3月《巴黎约定》签署后,其境内的民生凋敝,革新浪潮不断高涨,鲁人皇帝亚历山大二世的境况十分应名字——“压力山大”!

而1858年8月19日第二次白主之战发生后,鲁人利用阿穆尔河将消息送到了上游的伊尔库茨克,然后经西伯利亚驿道辗转,10月底终于到了圣彼得堡。

消息传递如此缓慢,是因为如今的通信手段极其落后

虽然有线电报在1837年就出现了,但远距离通信依旧是悲剧

要等到未来的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后,欧罗巴大陆到天竺大陆的海底电缆才铺设完成,进而开始假设从天竺到香江的海底线路。

至于香江到松江的有线电报,要等到1870年才开始铺设,最终于1872年开始运营。

横跨两大洋的有线电报,大西洋海底电缆要在1866年方才成功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