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初试啼声 第四十三章 每家都给我钱的大生意(2 / 3)

扶桑镜梦 MerlinCahrin 6006 字 2020-03-22

“手当金”,原来是每人每月铜钱一贯,这次变成每人每月金小判一枚,两个学生抱头痛哭,真香,翻译过来的书籍当然要和原版兰学书的排版一致,之前我们怎么没想到呢?!

直秀靠名利打通了学生的任督二脉,从此翻译之路顺风顺水。

不良后果是附近的男孩子都喜欢上了物理学圣剑“撬棍”,好果是跷跷板出现了新玩法。

直秀之前讲的兰学主要是初等数学,初等数学好啊,正常兰学者对这东西不重视,武士们也不怎么懂,基本无人过问。但物理学直秀讲的很少,因为这方面关注的人多,一问哪来的,无法解释,现在就可以开讲了。ii

附近的孩子为了蹭吃蹭玩,对直秀五天一讲的兰学参加的很踊跃,在虎之助和学次郎的怂恿和带头下,学以致用,物理学圣剑“撬棍”成了男孩子的标配,皮孩子喜欢拿棍子撬东西,好有意思欧~

跷跷板游戏最早出现中华的远古,传到扶桑后也一直很流行。小孩子喜欢争强好胜,自从学会了杠杆原理之后,直秀邻居家的小孩们打遍新宿无敌手。

虽然魔改后翻译工作量大大减轻,但直秀怕自己和学生养成轻浮的学风、不求甚解的毛病,隔三差五也进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精确翻译,但进度甚为缓慢、效果不佳,三个人愁眉苦脸、心力憔悴,但直秀强压着进行。

这天,三人正在啃原版,纪伊国屋的手代来访,利八请直秀到木工场指导风车的制作。ii

新年之前,直秀将风车的草图交给了利八,利八当时承诺新年后将技术转让金送过来,但至今直秀也没收到。直秀是不怕利八赖账的,因为现在的豪商都非常重视信誉,如果客人地位较高,口头信誉非常有保证。

说是这么说,但利八是个汗毛孔都透出钱味的精明商人,不见兔子不撒鹰,他在人节之后找了木工制作风车模型,期望能提前确认一下,但木工根据直秀的粗略图纸,做的小风车无法运作,所以利八只好请直秀出山。

直秀心中冷笑,不见棺材不掉泪,米式风车是那么好做的么,当时在佐贺直秀天天在现场盯着,钱花了一大堆,当时能在短时间内做出来直秀还觉得非常侥幸。

直秀带着两个学生到了利八府邸,见到了木工头团藏。ii

现在江户的熟手木工一天的工钱是银5匁4分,因为金银和铜钱的比率经常变化,大约折合360432文铜钱,木工的工资在工匠之中也是高收入,正常情况下和下级武士的年收入仿佛。

团藏是木工头,收入比平常木工更高一些,因此见了直秀后态度恭谨但也不畏缩,把遇到的困难一一道来。原来,团藏按图纸打造了部件但组合不起来,有很多细节他没搞懂。

直秀解答了他的问题,提出可以到木工场现场指导,利八和团藏当然求之不得。直秀到了现场之后,虽然对现在的情况有所预料,但各种问题都冒出来了,他也有些头痛。

第一个问题是长度标准。

幕府建立之处就统一了扶桑的度量衡,长度有里、丁(町)、丈、间、尺、寸、分、釐(厘)之分,1里为36丁,1丁为36丈,1丈为10尺,1间为6尺,1尺为10寸,1寸为10分,1分为10釐,现在的1釐大约是后世的00303厘米。ii

木工用的木尺和绳尺居多,上面标注的尺寸多少有些差异。因为模型不到一丈(182),所以对部件的尺寸精度要求比较高,特别是齿轮和转轴。直秀在佐贺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拿团藏的工具统一了长度标准。

第二个问题是分工合作。

因为利八催的比较急,团藏没法让一个木工制作,只能分配几个木工各自做一部分。这个问题在佐贺一样发生过,直秀拿出老办法,先给大家讲图纸、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