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9 筹划(2 / 3)

孤岛喋血 乌鸦与麻雀 5889 字 2020-07-04

接瞄准射击差不多,一般是步兵团统一制定齐射的作战方案,然后逐级下达,机枪班长从上级那里接收远程射击的诸元指令,按地图标定。

机枪纵深超越射击的操作很方便。重机枪通过高低射界限位器和锁止装置,调整机枪的射角,然后锁止,机枪就能以固定的大射角持续开火。重机枪对集团步兵目标的屠杀非常高效。在机枪超越战术面前,步兵采用匍匐、卧倒,挖掘散兵坑等常用的防炮击方法都毫无效果,就算是躲在战壕里,子弹仍可以从上至下射入战壕。

而城市里这种战术同样有效,正如码头之战那样,通常他们所要面对的是数倍于己的压迫式进攻。但对方人多也未必就全是优势,城市里人员聚集,只要制高点上的狙击侦测给出正确的距离和方位,哪怕躲在障碍物后,这种类似弓箭抛射一般的超越射击就可以起到惊人的效果。

这种效果不单单是杀伤,而是让对方产生无处藏身的恐慌感,从而造成崩溃。想象一下无处可躲,子弹犹如雨点般从天而降,那种犹如末世般的绝望……

所以自从增加了担任侦测的狙击手以后,队伍里开始尝试了一些初步的协同战法。一般火力,轻机枪,重机枪,乃至迫击炮,还有远程精准狙击,在这样的火力形成之后,蒲素只能认为有了些许自保之力。

最大的杀器在作坊,装甲车没法调动到要塞,否则的话这边的真实战力,对方恐怕只有出动飞机轰炸才能解决。只不过,那两辆坦克蒲素绝不会进行调动。顾楫他们当时把仅有的装甲配置在那边是有绝对道理的。

当时,大宅只是一股准军事队伍。类似于协管的民兵组织,主要作用仅仅是自保和协同法租界维持治安。顾楫当时的主要思路是收拢这批溃兵,不让他们祸乱上海人民。如果创造的价值不足以维持他们自己,那么他不妨拿出一点资金养活他们。本质上,就是削弱他们的攻击性,让他们在大宅里安分守己就算完成任务了。

而作坊的重要性不单单是生产和技术能力。最重要的是那边的沿江位置,通过水路运输进出上海,仍然是当时最安全通往边区的一个方式。那个趸船码头,有着无以伦比的战略意义。而且大宅里除了一些军火,并没有其他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而作坊里却处处都是违禁设备,包括公爵和其他几名技师,都是被通缉的身份。一旦暴露,只能是你死我活的局面。

所以两辆装甲布置在那里,就是为了出现最坏的局面以后,可以凭借压制性火力,掩护他们上船以及转移物资,然后沿江突围。

实际上蒲素之前已经让老任想办法吃下周边临近的工厂,然后逐步改造,最后建造一个隐蔽式船坞,可以隐藏小型货轮。

手里有钱,不花就是浪费。这一次的缴获,去除大烟不说,光是现金蒲素分做了三份。一份个李文娟支配,扩大商团的商业架构。维持要塞必要的开销是第二份,而第三份就是要收购斜桥作坊周边工厂,哪怕最终需要巧取豪夺也要达到目的。

那个水文位置,下去就是新开河,直通黄浦江。不管是运输,还是最终的撤退,那边都是最后一个决战之地。要塞如果被围困,最后的手段也只能是通过地洞转移到作坊,然后通过水路全体撤退。如此一来,原来的趸船码头根本就不够用。

而且接下来的行动中可能产生的缴获,单靠小排水量的船只也完全不够用了。货轮,黄浦江上很多,包括日本小火轮都有,吃水量也可以通过斜桥河浜。只不过现在根本没法打主意,那条完好无损的烟土船,船员们最后也只能在卸货后放弃,就是因为完全没法停靠,一旦贪心开到作坊,肯定是连锅端的结果,没有第二个可能。

蒲素敢于花钱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这里还有大量的烟土。这些烟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硬通货。当时很多的派系和武装发军饷都不发纸钞,因为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