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全方位打脸模式(1 / 2)

李承乾的命令只要李世民不拦,别人说什么也没用。

到了第三日除了留在行在的官员,洛阳文武百官全都一边抱怨一边穿上礼服,随李承乾来到洛阳南门外。

有句话叫做“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北邙”指的就是洛阳城北的北邙山,因为埋葬过很多皇帝,被一些人认为是天下少有的风水宝地。

礼部原来给周晋选的就是北邙山上一处风水宝地,被李承乾改这洛阳南门大路边上,这里当然不会被人认为是风水宝地了。

等百官来到周晋的墓地一看,发现周晋的坟墓很小祭品也不是很多,是标准的七品官员的规格。

再看李承乾也只是一身黑色便服,完全不像要隆重地为自己的宠臣办葬礼的样子。

这让跟来的文武官员都觉得莫名其妙,当然在这里他们也不敢抱怨,只是看着这墓地,不时露出不知为何的苦笑。ii

李承乾柱着拐杖在墓地周边走一圈,对这里很满意,转过身来看向群臣。

群臣见此都忙停住,规规矩矩地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微一点头,便郑重开口道“今日孤王把诸位卿家请到这里来,诸位卿家想必都知道是为了什么?”

李承乾见群臣朝他躬身一礼,便点点头继续说道“按理说周晋生前只是一个七品司值,不值得诸位来此吊唁。

不过,孤王觉得周晋死的很有代表意义,值得后世史书大书特书,所以就请诸位卿家来此。”

李承乾这话一说出来,在场的官员无不大惊,要知道周晋可是因为李世民不相信他,才一头撞死在李世民的寝殿里。

后来证明周晋是对的,周晋临死时所说的“无负于大唐”的话本来就够震惊世人了,现在李承乾又亲自下场这么说,这是要打李世民脸,还要打到永远啊!ii

李承乾停一下看没有大臣站出来,继续说道“选贤任能,乃是圣天子治国之要务。

周晋虽然出身贫寒且其貌不扬,但是,他才学卓著为人忠义一心报国,在东宫为官一直直兢兢业业,无负于大唐,无负于朝廷,更无负于陛下和孤王。

在大唐有很多像周晋这样的士人,他们或是出身寒门或是其貌不扬,不为朝廷所重用,空有一身抱负却无处施展。

还有很多人因为出身不好,虽然进入官场,却一辈子只能委身下吏。他们辛苦办差功劳永远是别人的,但有差错又当先被拿出去顶罪。

这样的人为国为民辛苦一世,却大多默默无闻,大唐不能忘了他们,朝廷不能忘了他们,陛下和孤王也不会忘了他们。

ii

……

……”

李承乾扬扬洒洒说了有半个时辰,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周晋无负于大唐,二是像周晋这样的人在大唐还有很多。前者隐含着李世民有负于他,后者隐含着现在大唐的铨选和上位者用人的观念不公,没有给辛苦干活的士人报国的机会,让这些人报国无门。

在场的大臣很多人想跟李承乾辩论辩论,可是就连他们也知道,这个时候站出来将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在周晋这件事情上,李承乾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历史上有很多事件后来被称为什么什么的标志性事件,或转折性事件。

这些事件之所以能成为标志性事件或转折性事件,是因为这些事件能影响人心,人心变了以后的事情也就变了。ii

就像现在一样,很多大臣依然不服气,但是他们却不敢站出来。而且只要有一点脑子的人的都知道,此事以后天下的寒门士人将视李承乾为圣主,飞蛾一样扑进东宫效忠李承乾。

李承乾把要说的话说完看着没有大臣出来反对,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回头对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