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还能相信?(1 / 2)

李恪闻言先是一怔,然后慌忙起身对着李承乾一躬到地,声音沉痛地道“太子殿下乃国之储君,如今陛下年事已高朝廷奸臣当道,正是社稷危急之时,天下臣民皆翘首盼望太子殿下西入长安铲奸除佞以安社稷,怎可置天下万姓、祖宗宗庙于不顾,乘槎出海以逍遥?”

李恪说到这里不禁流下眼泪来,一边哭一边继续道“臣弟得太子殿下青眼指教,率兵出海小有所成一心只想封国海外为子孙后代留下一处基业。

何敢妄窥天位招不测之祸?”

李承乾面无表情地看着李恪表演,心里冷哼你没想要争江山,那你为何要在此时西进?

李恪偷眼看见李承乾表情心里一片冰凉,根据他刚才在席间的观察李承乾手下诸将已有反心,李承乾也想用武力破局。只是李承乾以皇太子身份还不想举旗造反,所谓“带兵回长安”不过让他替李承乾造反,不管成败他的结果都只有死路一条。

想到这里李恪心里害怕,双膝跪下指天为起誓道“臣弟今日指天为誓,今生今世愿为太子殿下马首是瞻,若有二心天绝之。”然后两眼直直看着李承乾等他说话。

李承乾看李恪到现还想糊弄,脸上神色更冷,淡淡地道“二弟言重了,为兄说的都是真心话,你只管去做就是了。”

李恪闻言不由失神,半晌才哽咽道“大哥若是不信,臣弟愿以死以自证清白。”说着脱去王冠,以头撞地似是真要了结了自己。

李承乾看着李恪连说带哭还赌咒发誓以头抢地,心里暗道该不会见了我的大军,早就准备好了这一套吧?

即便这样想李承乾还起身扶起泪流满面的李恪,看着李恪从一个儒雅尊贵的青年王爷变成一个毫无形象的鼻涕虫,心里不由吐糟道这脸皮也够厚的了。

这么一吐糟把原本蕴酿的情绪冲散不少,李承乾只得收他准备好的词,淡淡地道“你我亲兄弟,我有什么信不过的,何必如赌咒发誓寻死觅活的?”

李承乾说着还忍着恶心用袖子给李恪擦去脸上眼泪鼻涕。

只是他这自认为友爱的话语亲昵的动作,却让李恪心里越发地惊惧。

什么亲兄弟?死了的李泰和长安的李治才是你亲兄弟呢?

慌忙退后行礼道“臣弟失礼了。”

“唉!”

李承乾见此长叹一声再次坐下,看着李恪声音沉痛地道“当年玄武门之时你我皆年幼,但是也知道我们的堂兄弟一日之间死了十几个,现在……我的李厥没了……李象也失踪了,李白今年才六岁,他刚刚失去母亲,幸有良娣扶养……”

李承乾说到这里也已经泪流满面,抬起手想以袖掩面看见袖子上还有李恪眼泪鼻涕,嫌弃地放下换另一只手。

正用手帕擦泪的李恪看见臊的满脸通红,低着头不敢说话。

李承乾以袖掩面调整情绪后才咬着牙道“说句实话,我真恨不得率军回长安把长孙无忌碎尸万断,可是我回到长安怎么面对父皇,任着他继续去求那虚无飘缈的长生,祸乱天下?还是——”

说到这里李承乾没有再说下去,但他的意思李恪听懂了。

李承乾回到长安灭了长孙无忌和李治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把李世民变太上皇迁出太极宫迁,就牵涉到孝道的问题。

别人或许说不出什么,也不够资格说,可李恪做为李世民的儿子李承乾的弟弟,在父亲和大哥之间肯定是有倾向性的。

李承乾说到这里看着李恪等他接话,见李恪半天不说话,便直接道“大哥陷入如此为难之境早就应该远遁海外,只是放心不下手下这些将士。他们随大哥远征辽东都是大唐有功之臣,大哥若去了他们必受长孙无忌打压,想到他们处境实在不忍。

再则这些一心跟随大哥我建功立业,如今有灭国大功却得不到应有封赏难免心怀怨气,若是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