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文韬武略 青史篆刻潇洒(2 / 3)

汉血丹心 流年书柬 3481 字 2020-07-03

皇帝一直很宠幸这位绝色佳人。李婉玉的美,艳绝后宫。即便是皇后卫子夫容貌最盛的时候,好像也比她现在略有不及。

所谓爱屋及乌,因为李婉玉的得宠,李家兄弟李璇玑和李延年这一文一武,也都得到了皇帝的重用。李延年随侍帝侧红极一时,就不用多说了。而自从上一次北军大营被皇帝抓住机会进行了彻底整改之后,正当壮年的李璇玑已经被封为北军大营的主将,统领将近五万大军驻扎在长安城北,为护卫北城的屏障,其受信任程度可见一斑。

皇帝刘彻受不得这枕边风,在一次酒后终于答应让李璇玑领着他的部分北军大营兵马也参加西征的行动。但对于这位美人请求皇帝拜她兄长为征西将军的事,皇帝却始终没有点头。

李家兄弟也确实有些本事,但分跟谁比啊,要是与元召和他的弟子们相比起来,皇帝自然分得清谁高谁低。军国大事非同儿戏,更何况,这件事他已经打算全权交给元召统筹调度。而元召的意图是以赤火军为主力,已经和他明确的请求过。

不过,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臣子们之间的互相争斗是在皇帝的纵容之内的,虽然这种情况不会明着表现出来,但有时候这就是皇权的需要。

于是,在几天之后,皇帝派遣东方朔以看望元召伤势的名义来到长乐塬上,对他说出了自己做出的决定。

东方朔先公后私,先传达了皇帝委托的事后,又仔细的看了看元召的脸色,见他最近几天因为修养很是红润,不由得放下心来。问候已毕,轻轻叹息一声。

“西征大计,本来就是元侯首先提出来的,并且前期已经做了那么多准备,下一步举兵攻伐,料想也只不过是水到渠成之事。你如果站在朝堂上,自然就不会发生这些乱七八糟的事,陛下也不会多此一举。唉!你这次受伤可真不是时候。”

元召只是微微一笑,对他的话不置可否。一边招呼他喝茶,一边听他详细的解说了在朝堂宫廷间各种势力对西征之事的热切。说完之后,东方朔已是连连摇头。他虽然冷眼旁观,并不在皇帝面前就此事多说一句,但显然对那些只看到这背后巨大利益的群体十分不屑。

“如此说来,陛下已经决定从所有大汉军将士中选拔西征主将了?”

元召微微皱了皱眉头,对皇帝刘彻的这种做法很是腹诽,但他却不会表示出来,只是淡淡的问了一句。东方朔绝顶聪明,又与他相交多年,自然知道他心中所想。点了点头,随后补充了一句。

“据说朝中有很多大臣都希望这次西征的主将军是那位李璇玑呢!而且,宫中对此事也有所流传。”

“呵呵!不管是谁想要做主将,都无所谓。如果陛下这次劳烦东方先生是要来征求我的意见的话,那么我的意思很简单,为了公平起见,请陛下降旨意,三天之后,在长安南门大校军场上比武夺帅!三军将士自觉有能力之人皆可参加,当场力压群雄者,可登坛拜将。”

东方朔停下手中的茶盏,有些吃惊的抬起头来,如此军国大事,岂能用这么轻率的办法来解决?不过他看到元召眼中闪过的一丝笑意,又豁然开朗了。不禁暗自赞叹,元召之智,果然是人所莫及!世间越错综复杂的难题,反而越不需要去费脑筋,乱麻千缕,快刀一裁尔!

“好!我回去之后,一定把元侯的这句话原原本本的说给陛下听。呵呵!以那位单骑破万军的骠骑校尉之勇,料想整个军中也无人能胜的过吧?这几年你不在朝堂,曼倩还自以为智计渐长,有些自得呢。今日一见,元侯却更加高明了!佩服、佩服!”

元召也有些得意的笑了起来。自己亲手所教出来的弟子,难道还会没有信心吗?校军场比武夺帅,对于霍去病来说,这不仅不会对她造成什么困扰,反而是真正让她在军中展现无敌锋芒的最佳时机。他已经打定了主意,稍晚些时候会亲自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