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停下!(2 / 3)

秦吏 七月新番 3892 字 2020-07-08

夜邑田氏,威慑诸田,随即隐忍不发,避免他们狗急跳墙。

一直留到皇帝东巡,再狐假虎威,将他们统统赶走!

黑夫的打算是,皇帝离开胶东时,胶东将再无诸田,而空出来的土地,可以继续征募闾左、雇农耕作。

到那时,他真正的治郡计划,才能正式开展……

“郡守之策,平深以为然。”

陈平道“治豪贵当以烈,但治民,当以缓,以柔。”

说到这,他却欲言又止。

黑夫觉察到了自己首席谋士的心思“你听说什么了?”

陈平回答“下吏听闻,在下密时,郡君与内兄(张苍)给陛下献了新的晒盐之法,但内兄又力主对官盐征以重税,以补偿少府亏空。”

黑夫知道了,陈平对此似有不同的看法,他一向很鼓励手下人发表自己的意见,便笑道

“此处并无外人,你说的话也不会传到张苍耳中,有何想法,尽管说来!”

“唯。”

陈平作揖,开始阐述自己的看法“平出身卑微,深知黔首食盐不易。”

他给黑夫算道“一个五口之家,一个月最少吃盐15升,便是一斗半。天下户数六百万,口三千余万,故需盐百万石,但据我所知,海滨、巴蜀、塞外、河东,天下的盐产量,不过六七十万石,就算郡守的晒盐法传遍胶东,也不过能多产十万石,杯水车薪。”

天下还有三十万石的食盐缺口,也就意味着,这世上许多人是吃不够盐,甚至压根吃不上盐的……

这还是平均算的,实际上,和财富一样,有许许多多的盐,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贵族豪强家里用盐腌着数不清的肉食,火腿咸鱼一应俱,穷人却为吃不上盐,没气力干活而犯愁。

“中原尤甚,不管是河东盐还是燕齐海盐,卖到梁地,都贵如糖蜜。”

说到这,陈平心有戚戚,他们家虽然穷,却不算最苦的,在阳武县,有的人家买不起官盐,私盐也买不起,怎么办?逼急了,只能用猪圈、旱厕的墙土熬盐。

他们跑去掘人墙土,把土打碎,泡在水里,数天后将泡土的卤水用布滤出,放到锅里去熬,水熬干后,锅里剩下的便是硝盐。

这种硝盐吃起来有些苦涩味,吃多了还会中毒,但好歹能救急啊。长此以往,还在底层产生了一些学问把有咸味的与酸味的或苦味的泥土配合起来,这样熬出的盐比只用一种味道的土熬出的盐质量要好……

光是听听就觉得心酸,陈平这还是比较收敛,没有讲更令人作呕的“尿盐”“粪盐”。

这些土盐只能应付一时,吃完之后,又要七八天,甚至一月都吃不上次盐,于是闾左们年纪不老,却头发变白,四肢无力,身体浮肿,更有各类怪病接踵而至。

如今胶东有了晒盐法,让盐产量增加,成本降低,在陈平看来,这本来是让盐价回落,使更多人吃得起盐的好机会。

但随着张苍献上的“取之于无形”之策,不管生产再多的盐,官府恐怕也不会将垄断的盐价降低一钱!

陈平每说一句,黑夫的面色就凝重一分,南郡是比较幸运的,位于巴蜀下游,长江将巴蜀井盐源源不断地运到安陆。就算穷人买不起,也能靠云梦泽里水产动物的血肉补充盐分,所以缺盐病不算多见。

但人多地少的中原,这种情况的确很严重。

陈平说完后,朝黑夫作揖道“下吏曾听闻,河东盐池,早在虞舜时便已开采,当地人歌之,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下吏希望,郡君能做这‘南风’,不仅能阜国之财,亦能解民之愠!”

陈平有自己的理想,希望若有一天能宰天下,便要像里中社祭分肉那样,根据每个人的地位、需要,平均地宰肉予民,但即便是最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