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木兰村(1 / 2)

木兰笔谈 薛简霓 2202 字 2020-07-26

距离前朝俞明覆灭,已经过去了十余年,而今现朝,虽偶有兵祸,大部分疆域尚算安稳。兰溪城外有个落英县,县旁依山傍水的一块肥沃土地,有个生息数代的村落,名唤木兰村。与天底下许许多多的农家村落无异,种田劳作,自给自足,日子过得波澜不惊倒也平安顺喜。

太阳正当头的时候,在田中劳作的村民,不由得聚在田埂的亭亭如盖的大树底下纳凉歇息,秉持着寻日里的习惯,闲话各家家常。

“村东打铁江家的大女儿议亲了。”

“谁?江家的大丫头,呦,野得和男娃娃似的,她不是说要做女将军骑马打战……”

“嘿嘿,她几岁说的话,你也当真。”

“怎么不当真,村里没有一个女娃娃,和他家似的,敢骑马敢射猎,就算是城里也寻不到第二个。”

“江家夫妻不是一般种田的人,他家男人是当过兵的,打铁养马都是一把好手,一匹马搁谁家不要耗费大把粮食,可他家非但养马,一家子日子过得一点也不拘谨。”

“可不是,江家的娘们在大户做过工,是专门做刺绣的话儿,那双手养活一家人不算事儿。”

村民口中的江家,是十余年前天下初定时,搬来这村里的一户人家。起初其实还不算一家人,只有他家的男人,那时他刚搬来,却不与村里的人往来,平日遇见了也是沉着一张冷脸,阴气沉沉煞是吓人。村里的人见他如见鬼,更不敢轻易接近他。

后来,男人不知在何时娶了一名女子,那女子生得好看,性情也温和,待人接物与男人的冷漠不同,特别是有一手刺绣的技艺,在村里女子中独占一头。村里的女人羡慕得很,见女子没有架子还有问有答,遂常请她上门去请教,一来二去这家人才慢慢融入了木兰村中。

这家人因躲避战乱才选比较安稳的木兰村扎根下来的,男人在北面当过兵,身形魁梧粗犷,不喜言笑,靠着在军营里学来打铁的技艺,帮村子里人家铸修农具,渐渐也在十里八乡有了好口碑。

江家女人石氏擅长刺绣,后来家里还置办了织布机,在村里也做起了小作坊。每每入城都能将所制之物卖个好价钱。江家的日子也就是在短短十年的经营中渐渐富裕起来的,也在十余年间添了四五个人口。

村里提起这江家,无一不佩服。凭手艺吃饭的不少,可能从一无所有人生地不熟的到一家数口日子殷实置办房田,便确实叫人称奇。

如果说这家人是靠勤奋打拼有这家产没什么,却又有一件事情让村民觉得诧异,便是这江家大女儿的模样。

村人常见她穿着一身布衣从县里骑马而来,当真是英姿飒爽利落大方,张扬而明朗不输给儿郎。江家夫妻后来生的两个女儿,江淑文静,江汝娇憨,和江晚的眉宇间的恣意清爽一比,确实不像一母同胞。

单说容貌生疑实属无稽之谈,那江家夫妻对长女江晚的宠爱态度更是叫人看不透,他家似乎是长女比起儿子还要重上几分。他家长子江洋虽然十岁,却至今也不许他踏进马房半步,而江晚非但出入自由,连马儿想骑便能骑着去县城半日。

江晚也不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家里的重活累活她是不用做的。她不喜做针线女红,石氏也不勉强她,只叫次女江淑跟在自己身边学。她想学射箭狩猎,江猛竟真的允了她,还亲手造了张小弓配箭筒,手把手教她在林间布陷阱,识猎物踪迹。

日子久了,村里虽有非议,却是在暗地里说说。江家男人生得不善,战场归来自带一股煞气,村里人畏敬有余,断断不敢在他面前议论。

偶有一两句过耳,江晚自己也觉得父母待自己确实是比弟妹要好很多。江晚当然不会和自己的弟妹争宠,弟妹也对自己这个大姐极为遵从听话。家人和睦,其乐融融,这样的日子实在没什么好质疑的。

江晚幼年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