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学道弟子(2 / 2)

道姑翾楚 大唐长公主 2205 字 2021-08-13

翾楚说“如今,社会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我们自己的步调似乎也被带着奔走,单独的个人不经意间被淹没在社会竞逐的巨大洪流中,为了名利金钱而奔命、迷途难返。然而,富贵不能久长,辉煌亦将暗淡,风流人物的丰功伟绩也终入渔樵的笑谈之中。道教的祖师千百年前已将此点参透,老子在其《道德经》中向世人发问“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吕洞宾笑道“张伯端祖师说得更加具体明了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只贪名利求荣显,不觉形容暗悴枯。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

钟离权笑道“人生短短百年,若要重外而轻内、重利而轻生,终使得原本局促的寿命提前夭亡,这当是对生命的一种亵渎。在道家的生死观中,其尊重生命之自然本来,提倡的是终其天年而不夭。但终其天年而不夭又绝非道教对待生死的终点,道教有句众所周知的名言“我命在我不在天”。道教认为,可以通过人主动的修道养生来益寿延年,乃至长生久视。经书言,人身难得,正法难遇,是以道教特别看重今生今世之修行,正如张伯端祖师所言,“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以此难得的人生机缘,虔心向道,访求明师,精进修行,超升成真。到此,生死已了,超出轮回,享万龄之寿。”

吕洞宾道“古诗中有言,“金鳌头上蓬莱殿,唯有人间炼骨人”“笙歌暂向花间尽,便是人间一万年”。但远离红尘、虔心修道并非易事。有向道之心者难得,能抛开世俗中的种种羁绊、一心修行者就更少了。仙道多途,道教了却生死的法门更是多种多样。能得其一而修之,便是吾生大幸。”

翾楚说“在生的方面,道教之养生文化饮誉中外。养生、调理好自身机体,是修道的基础和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