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理学(2 / 4)

诸天邪武 奶酪不好吃 5259 字 2021-08-26

“既然大家都不想站出来自己的想法,那我就点名了!”

说完,他的目光微微一扫,最终定格在洪玄机身上,相对于其他人来说,他更像知道洪玄机的想法。

通过十多年的接触,他知道自己这个弟子非常有想法,即便是他这个当师傅的,有时候都很难左右洪玄机的想法。

因为,在洪玄机心中,他觉得世间道理最重要,即便是老师也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别人身上。

“洪玄机,你作为班长,给大家打个样!”

苏阳轻声道。

“好!”

洪玄机没有谦虚,起身对苏阳微微行了一礼,然后道“老师,我要学理学!”

“果然!”

苏阳心道一声,洪玄机果然还是选择了老路。

十年的时间,苏阳除了处理身上的伤势,就是了解这方世界,一开始他还不清楚这方世界的情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通过某些事情了解道这方世界的情况,跟他前世看过的一本《阳神大世界》一样,洪玄机就是这方世界主角易子的父亲,也是上个时代中的气运之子。

只不过,苏阳穿越的有点早,直接来到了洪玄机小的时候,而且还机缘巧合下被洪玄机所救,到了如今更成为了洪玄机的授业恩师。

真的是“世事难料啊!”

不过,他还是想看看洪玄机为何要学理学!

“为何!?”

苏阳淡淡的问道。

“禀老师,大周八百年理学之发展,世人称之为“大周理学”!

前朝理学之“理”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道理、理论或义理,对其若不中肯定位,即显空泛,而难以抓住其实质,更不能了然其与先秦儒家之关系。

前朝的理学家有大周五子、杨时、朱熹、柴中行、陆九渊、林希逸以及近些年新起的吴澄、许衡、刘因、郝经、姚枢,廉希宪,张文谦,刘秉忠、赵汸、汪克宽、华幼武、吴海、戴良、李祁、张宪、梁寅、苏天爵、张昶等等、陈献章、湛若水、王守仁、朱得之等,他们哲学的中心观念是“理”,是把“理”说成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精神的东西。

其中,张载、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大儒长期研读佛教,虽以“辟佛”标榜,却饱受佛教的思想影响,创造出的理学也不正宗。

所以,玄机要将世间真正的“理”学著作出来,令大乾理学成为一个重大转变。

这一转变,不会参杂任何其他学说的理念,必然要成为儒家那样的学界所公认的学说。

前朝理学的思想体系中明显地可以看出吸收了释教的“空有合一”的本体论,“顿渐合一”的认识论,“明心见性”、“返本复初”的修持观等,因之有人说是“阳儒阴释”,或者“三教合一”的新形态。

尤其是理学的开山祖周敦颐的著作《太极图说》中,明显地是三教融合为一的代表作。

二程主张“性即理”,强调“天理”与“人欲”的对立,并通过内心的修养功夫来“窒欲”,以恢复天理,这明显地受到过佛教心性论和禅宗修持方法的影响。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是竭力排斥佛教的一个人物,但是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无论从本体论、认识论到修持方法无不打上佛教的烙印,有人说他是“阳儒阴释”,“表儒里释”。

他自己也感叹说“佛教的“克己”,“往往我儒所不及”(《朱熹语录》卷二十九)。”

王阳明是心学的主要代表,通观他的“良知”道德本体论及“致良知”的修养方法,与禅学的佛性论及修持方法有着很多相通之处。

所以,前朝理学是“性理之学”,它是亦道德亦宗教,道德与宗教的合一。

这种“性理之学”不仅仅是程伊川、朱子开出的“性即理”,还含有“本心即性”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