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饺子宴(1 / 3)

愿有湖光载归客 舟海 5462 字 2019-11-11

实际情况也的确和她预料的差不多。

吴蓓再次感受到了只要一上手实操,问题立刻源源不断涌现这条魔咒般的定律。

首先,这个时间的太阳还半挂在高空,没有傍晚时分夕阳西沉,橙光铺面粼粼海面的那种温柔而壮阔的美感。而他们再过半个小时就要收队,肯定等不到那样的场景出现了。

就算忽略背景问题不计,逆着海浪奔跑也完全不如想象中那样容易,由于沙滩和海水的阻力,跑起来会非常吃力缓慢,并且这是无法通过调节视频速度来改善的。

因为在同一个画面内,没有办法把海水和人物分割开来调速度,所以无论怎么样,人的速度还是会比海浪慢很多,整体看起来还是会很不协调。

马尾等人看过这一版的视频之后,明显有些失望,但碍于吴蓓的面子,以及不想过多麻烦别人,只说这样就可以。

吴蓓自己心里却过意不去,主动要求帮她们重拍。

在重新开始拍摄之前,几个人针对第一版中出现的问题做了一些修改,把逆着海浪奔跑改成了随着海浪一起跑,而起跳的时候改成所有人先统一做一个下蹲的动作,由马尾辫数完三个数之后再跳,这样后期调整起来也比较方便。

按照这种方式又拍了两次,最终呈现出的效果明显比先前好了很多,大家都很满意。

吴蓓在征得四个人的同意之后,也把这个视频发到了自己的抖音账号上。一方面是觉得给别人拍摄的过程中,自己也挺充实挺开心的,另一方面也想炫耀一下自己突飞猛进的摄像水平。

结果视频发出去以后只收获了几个朋友的随手点赞,没人看穿她隐藏在视频背后期待的小心思,也没人在评论里夸她两句。

吴蓓有点不爽,于是执着地把视频又单独转发给了江彬,掐着秒表,要求他发表不少于五分钟的溢美之词。

江彬倒是很乐意做一个称赞者,可惜他词汇量实在匮乏,才说了不到一分钟就开始词穷,深感头秃,在屏幕那边发出无助的土拨鼠尖叫,吴蓓乐得不行,终于大发慈悲揭过了这茬。

最后一天旅行社没有安排行程,游客们有一整个白天的时间可以自由活动,吴蓓也因此没有多少工作,只要在最后回程的时候负责把人带齐就行。

近两年这样半自助的形式十分吃香,很多旅游的人看重跟团的便利、实惠,但同时又觉得自己出行更加自由、选择更多时间也更充裕,这种形式恰好解决了这类摇摆不定的人的纠结点。

回酒店的大巴上,大部分人玩了一天,都已经累得睡着了,只有四人组姐妹团还在小声商量明天去哪儿。因为她们的座位比较靠前,说话的内容基本都落到了吴蓓耳朵里。

这几天吴蓓已经不止一次感叹了,年轻人精力就是好,而且不管什么小事都觉得有趣,可以兴致勃勃地讨论半天。

她自己的年纪其实也不算很大,但跟这些刚成年的小姑娘们相比,心态却迥然不同。

想想自己在她们那么大的时候,也觉得二十五岁的女人还很年轻,而且可以自己赚钱花,独立又自由,等她本人真的长到了二十五岁,却又觉得自己已经老得过分,而且又贫穷又丧气。

说到底可能都是心态问题在作祟吧,像孩子一样简简单单的快乐其实也挺好的,万事万物中都能找到乐趣……既然万事万物都有乐趣,那岂不是万事万物都可拍,都可以记录,都可以分享?旅行的意义本来也不只在于看到了多美多震撼的景色,而是更多在于这个过程和谁在一起,路途中经历了什么事,有着怎样的心情。

吴蓓似乎是突然间开了窍——所以我为什么非要拍景色呢?很多地方的景色都大同小异,但一个城市的吸引力可以来自于方方面面。

比如北京公园里早上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