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回家(1 / 2)

为民不悔 何千叶 2529 字 2020-12-26

熟悉的小区,熟悉的楼道,熟悉的家门。

走到自己家门前,刚一套钥匙,夏云杰不禁苦笑。

自己这次来宜州,本来是没打算回家的。

毕竟跟着县长去给地委大佬汇报工作,事先怎么可能先给自己放这个假?

后来也是姜县长主动提起来,并且“勒令”自己回去看望一下父母,才得以回这一趟的。

想想这次的宜州之行,姜县长对自己的态度比之前又有了一个变化。

个中原因不外乎两点,夏云杰大概也能猜得到。

首先,当然是自己陪同姜县长汇报工作时的顺畅,总体让这位十分满意。

尤其是陈书记点出的几个问题,自己都回答得十分到位。

也算是给姜县长的陈述,进行了一个有机的补充。

这一点,应该是很加分的。

至于第二个原因,倒不是自己提到的“撤地设市”这个想法。

原因很简单,撤地设市对姜县长来说,并没有那么迫切。

以苍南县现在的发展势头,即便宜州地区暂缓“撤地设市”,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夏云杰认为,自己更打动姜县长的,应该是婉拒陈书记的那番言辞。

很显然,自己的拒绝,在姜县长眼中是一个“忠义”所为。

在这位领导看来,自己不顾个人的进步,执意扎根厚桥镇,是一个重情重义的表现。

夏云杰不否认自己的婉拒,有这方面的原因。

但其实对他来说,也是经过认真考量之后,才做出的这个决定。

调任宜州地委办,未来担任陈书记的秘书,这固然是仕途上的一条捷径。

甚至可以说,是自己目前够得上的,最快捷的一条路。

但是现在的快捷,可不能代表以后。

夏云杰记得很清楚,未来五年之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对领导干部提拔的要求,有一个条件非常明确——拥有基层工作的经验,担任过下一级党政班子的主要领导。

也就是说,不管是科级提升到县处级,还是县处级提升到厅局级,基层工作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有没有在下面担任过党政班子的一把手,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审核条件。

自己如果同意了陈书记的调任,直接来到地委办的话。

或许正科级转眼之间就能升到,甚至副县级也不是不能畅想一下。

但是副县级以后的路呢?

副县处级到正处级可是一个坎儿,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自己本来年龄就小,提拔太快的话,肯定会给人留下口舌。

如果再没有基层工作的扎实经验,是很容易在常委会上被否掉的。

陈书记如果一直待在宜州地区,那自己的提拔当然不会有什么桎梏。

可以陈书记的年龄、能力和在省委省z府领导心目中的分量,他这个地委书记不定能当几年呢。

很有可能两三年之后,这位就高升去省里任职了。

即便对方还担任着宜州地区的一把手,按照领导干部秘书人员配备的不成文规定,自己这秘书也干不了几年。

到时候,自己还是要离开陈书记的羽翼,独自去闯。

没有了陈书记的庇护,自己的根基又不稳,不管去到什么地方,都会非常被动。

与其到那时候举步维艰,夏云杰觉得倒不如现在多吃点苦头,在基层努力做好工作。

只有积累足够了,未来被陈书记提携,自己才不会有头重脚轻的感觉。

敢于说出婉拒的话,也是因为夏云杰了解陈世醒这个人的脾气、性格。

知道这位是做大事儿的,心胸非常宽广,不会计较自己的小个性。

这要是换了姜县长,夏云杰就绝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