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宁森的一天(1 / 2)

首都,农业研究所。

面对眼前的老人,宁森神态尊敬,就好像面对那位老人时一样。

“袁老,这件事还是要拜托您才行。”宁森恭敬的说道。

袁老和蔼的笑着,他看着宁森带过来的资料,慢慢道“为国尽力,为人民尽力,谈不上拜托,都是我应该做的而已。”

“不过那个黑缝,我倒是非常想进去考验一番,你看什么时候能安排一下”袁老看着资料,仿佛发现了稀世珍宝。

宁森没有拒绝,只是劝道“您想要早些进去,修炼就不能落下,您要是身体健康再多活个百八十岁,那可比什么都重要。”

袁老不是国家危情战备组的成员,亦不是国家高层,但作为农业方面的权威专家,在共和国的粮食产量上,他付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对于袁老这般尖端的科学家,共和国向来不会吝啬,早早的就传下了功法。

在和袁老商谈了一下共和国各地的农产基地以及产量过后,宁森才离开了农业研究所,正如他所说的那般,共和国敢于建立起十五个城市集群,敢于聚集起庞大人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食物产量和储量的自信。

“即使未来如何艰难,百姓也不会饿肚子。”这是袁老的保证,全世界也只有他,才能给出这样的保证。

作为民生产业方面的负责人,从经济到农业,从民生到教育,宁森忙的脚不着地,离开了农业研究所过后,很快便又来到了共和国外交部。

外交部是共和国对外食物的重要机构,同时也是一个官员平均年龄最低的机构,多年以来,外交部一直秉承着“老人掌控方向,年轻人开阔领土”的原则。

所以在外交部当中,部长是一位和宁森差不多岁数的老党员,名为王逸,是共和国改革开放过后,少有的“铁腕”外交家。

随着共和国国力空前强大,王逸也及时转变了共和国在国际上地位和影响力,真正成为了向国际辐射的世界大国。

“这是你要的数据。”

办公室中,王逸拿出了资料,慢慢说道“根据最新的统计,目前海外华人约有六千五百万人,其中拥有共和国国籍的大约有两百万人左右。”

“至于在共和国境内的外籍人口,登记的数量为九十六万两千七百三十三人,如果算上未登记的话,这个数字应该能超过一百万。”王逸说道。

宁森皱着眉头将资料慢慢看完,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这个数字依然超过了他的想象,就算只是将拥有国籍的两百万人撤回,也是一个天大的工程,更何况那位老人想的不止这么多呢!

“老王啊”宁森为难的看着王逸,道“你说有没有办法,让这些人主动回来,哪怕一次也行,最好是能在明年年初回来。”

宁森打的算盘很简单,反正你只要回来了,到时候恐怕就不会想走了,或者说想走也走不了了。

王逸双眉交错,这位铁腕外交部部长能够强行赫退外国势力的骚扰,但要让海外华人在某个时间段大量回国,则就有些困难。

但作为官员,不就是解决困难的吗。

王逸想了想道“操作上有难度,但现在还有接近一年的准备时间,是有可能做到的,到时候可以多找些借口,将这些人全部吸引回国,或者举办一个属于华人的重大节目,应该能吸引到不少海外华人。”

宁森和王逸就这一方面的事情足足交流了一个下午,最终订出一个初步目标,至少要让五百万华人在明年年初回到祖国大陆,其中二百万拥有共和国国籍的人,是重中之重。

六千五百万中取五百万,这也实属一个无奈之举,宁森能够想象到,那位老人是多么希望所有的华人都能回到祖国。

至于国内尚有的外籍人口,那位老人的意思很简单,顺其自然,想走的就走,想来的话,抱歉,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