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海上丝绸之路(2 / 2)

,微臣的计划是,最近两年,在扬州,台州,泉州和广州建设市舶司已经货仓,另一边在关中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大量存储这种耐存放的粮食,以备出海。”

“不管最终是否要出海,玉米这种粮食都是要种的。”武则天正色道,“朕不是那种不懂得变通的人,你也不用绕这么大一圈来劝说朕。现在,你可以给朕说说什么是罐头了吧?”

郑东打死也没想到,随口说出来的两个字,居然被抓了现行,为了不暴露,郑东只要开始胡咧咧了。

“回太后,罐头就是用陶罐作为容器,里面放进新鲜的食材之后,再密封保存,以求能保存的更久的一种方法。”

“这也是你从前人的记录上发现的?”

“是,也不是。”郑东的额头上已经浮现了细密的汗珠,“这是微臣从腌菜坛子上受到启发而琢磨出来的。”

“罢了,朕还以为是什么新鲜事呢。”武则天摆了摆手,紧接着又问道,“众位爱卿以为,郑东所说的这个海上丝绸之路,是否可行啊?”

一时间,百官开始叽叽喳喳的讨论,武则天也没有要求他们立刻回答。

也有几个离郑东比较近的人,凑过来问东问西的,郑东为了拉到他们的选票,都耐心的一一解答了。

但当韦思谦过来问郑东,这些资料都是从哪些典籍上看到的时候,郑东有些慌了,自己根据后世的知识编出来的,哪里知道古代有没有这样的书啊。

于是郑东便随口说了什么《汉书》《后汉书》什么的,给蒙混过去了。

讨论了差不多一盏茶的功夫,武则天轻轻的扣了两下御案,“诸位爱卿,商议可有结果了?”

百官都默不作声,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句话的。

武则天便出了个注意,“这样吧,既然大家都不愿意第一个说话,那朕就提个建议,你们如果认为郑东的提议可行,并且赞成提议的,站到朕的左手边,不赞同的,站到右手边,保持中立的,站到郑东后面去。”

此时郑东正站在大殿的中央,武则天一声令下,百官开始动起了脚步。

一时间,大殿里脚步声迭起,你来我往的乱窜,仿佛菜市场一般,半晌方歇。

尘埃落定,武则天和郑东齐齐的看向百官的站位。

一看结果,武则天吓了一跳,站在郑东背后的,一个没有。

而站在左手边头赞成票的,人数上已经超过了右边投反对票的,最关键的是,六部尚书里,有五个都投了赞成票。

“看来这海上丝绸之路,是众望所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