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张老的担忧(2 / 2)

陈修李莹莹 乐此一生 2254 字 2021-03-06

,四处张望了一下,见最远的工作人员也在十几米外,才是小声问道“南海沉船上面出土了多少的好东西?”

“几千件陶瓷是有的,铜钱估计也有一两吨,银锭那些应该也有上百锭。”

“几千件!”张老是到抽了一口冷气,追问说道“都是官窑?”

“哪里可能都是官窑,郑和贼精得很,下西洋都是拿便宜货换别人的象牙、黄金,大部分都是民窑,只有少数几件事官窑,那几件官窑估计也是船上的官员自己用的东西。”

陈修好奇说道“师傅,你要知道这个干嘛?”

“不是官窑就好!”

张老是放了下心来,笑骂说道“我家里藏得最多的就是明朝的瓷器……”

张老这样一说陈修就反应了过来,要是几千件明朝官窑一下子出现在市场,必然让明朝的瓷器价格都下降,这老头子原来是担心自己家的东西被贬职。

“我说师傅,现在大家都关心文字的事情,你怎么就想到你自己的那点小钱去了。这思想觉悟不对啊!”

“你小子,不是你钱你当然不肉痛!”

张老笑骂说道“这可是我积累收藏了大半辈子的东西,一下子贬值了,换做你,你也得肉痛!”

“人家柴老还不是挺淡定……”

“屁!柴老主要收藏的是五大窑口的宋瓷,明瓷泛滥了也亏不到他。他当然心安理得!”

“柴老真的五大窑口的瓷器都有?!”

陈修这下可是来了兴趣,夏五大窑口分别是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

夏五大名窑正式开创了烧制的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的“瓷器”时代,事实上,在宋朝以前夏的烧制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绝大多数都是陶器,是与瓷器不同的种类,所以说,五大名窑的到来是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时代的到来。

简单来说,华夏的瓷器也是从实用瓷和艺术观赏瓷的分水岭。

别的四样虽然没有汝窑那么稀缺,不过也是一件难求。

就是张老这样的民间收藏大家就算把自己的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抢了,也没能集成五大名窑的品种。

“那是当然,要不你以为柴老这个故宫博物院的修复主任是白当的!所以说啊,师傅那里收藏那点东西你就别打主意了,要打主意也考虑一下你的新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