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思维惯性(1 / 2)

“至少一亿韩元。”

“一亿韩元?!这么多?”

“不算多了,现在在首尔就算不包括住房,你一亿能花多久?顶多也就五六年时间吧,要是算上房子租金可能也只有三年左右。按照现在的最低工资,只要他们能找到一份工作,基本上就能保证不被饿死了。最差最差的情况也不过是钱全部没了然后到保健福祉部下面的‘监狱’里去嘛。”

文哲秀说的保健福祉部的“监狱”指的是根据《生活保护法》的规定,需要“居宅保护”的人可以申请进入保健福祉部安排的地方居住,这些地方就被普通人称为“监狱”。

因为既然是不用钱的免费地方,具体环境怎么样也就可想而知了,甚至说它是“监狱”都算抬举它了。

想到这里,李载彬突然想起来《熔炉》这部电影,剧情里的那个聋哑学校也是保健福祉部管理下的福利机构。

那个学校里面的问题就不只是人浮于事、尸位素餐了,简直是人间炼狱一般的存在。

不过,那个地方是哪里来着?

李载彬有点想不起来了,他不是法学生,需要看十几二十遍这类电影,李载彬总共也只看过两遍《熔炉》。

就算重生之后的记忆加强了,现在让他回忆起电影内容倒是一清二楚,但是关于现实新闻中发生这件事的地方却只记得是个叫什么州来着的地方。

但是韩国叫“x州”的地方太多了,光州、全州、清州、忠州、公州、庆州、济州、尚州、星州……

数都数不过来了。

算了,什么时候有空就全国各地转一转看吧,既然《杀人回忆》的“闲事”自己都管了,没道理《熔炉》这种恶性事件自己不去管一管。

李载彬至今为止还没在新闻上看到过关于聋哑学校的丑闻,现在的大众认知里这种学校还是残疾人的救星呢。

所以这件事情应该还没有发生,《熔炉》的原作者孔枝泳也不知道在哪里,到时候真的把这件事曝光出来要拍电影了,恐怕也得靠自己的记忆恢复这部电影的全貌了。

发呆了一会儿想了一下《熔炉》的事情,李载彬回过神来说道。

“要有一个亿的存款倒是有点困难了,他们要存下一个亿得要多久啊。”

文哲秀耸耸肩,“李志雄他的原话就是等呗,反正他们也不急这么一时半会儿的。”

“让他们也多接接外面的活吧,可以让他们在网路上给自己打广告,打出名气来之后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找他们。”

文哲秀皱眉“给别人干活,这不是资敌吗?之前你说的是自己养他们这群人,现在是觉得养不起了吗?”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总得出去闯一闯才能见世面啊,不然一直在象牙塔里养的再好也只是一只大一点的肥羊罢了。”

“那要是李志雄他们成长起来之后背叛了我们怎么办?我们之间可是没有签订合同的,他们随时可以翻脸。”

“他们又不欠我的,何来‘背叛’一说?”李载彬毫不在意让他们出去干这一点,“再说了等其他人发现这个的市场之后,水军这种东西基本上各个经纪公司或者经纪人都会养上这么一两个团队,或者找第三方的外包。我们一家是吃不了很多年的红利的,还不如趁早把李志雄他们打造成业内第一的队伍,以后还能借着现在的关系继续保持良好的合作呢!”

听完李载彬的解释,文哲秀豁然开朗。

并不是文哲秀想不到这一点,要是给他时间他也肯定能想到李载彬的用意的。

只是文哲秀对“水军”这一行业还看不太清,并不知道它未来会有多么“普通”。

总是有既得利益者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愿意挪窝,就是因为他们看不到或者说不愿意去看未来,与其开拓一个未知的富贵,不如守好自己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