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抱元之功,内息何物(1 / 2)

七日之后,九华山,灵秀峰。

日头刚过正午,青竹院北首的一间卧房内,门窗紧闭。

苏子陵赤着双足盘膝坐在床榻上,双手交叠落在小腹,闭目凝神,鼻息随着胸腹之间的起伏缓缓而动,或是七息一呼,吐出沉疴废气,或是九息一吸,纳入清新空气,呼吸之间,气脉渐渐变得悠长,自然而然凝练出点点内息,顺着无形经脉沉入脐下丹田之中。

这是三日前,他从苏婉真那里得来的《抱元功》。

正所谓“抱元守一,定中生慧”,修行此功,能萃取内息,导引丹田,打坐入定,磨炼心性,为内功初学者打下极为坚实的基础。

本来按苏婉真的意思,是绝对不会如此之快就教他内功诀窍的,只能先练练桩功拳脚,最多再教几套简单剑法定招。

因为内功修习,禁忌过多,尤其是入定行功,稍有差池,就要行岔经脉,极易反噬伤身。

而这,就是所谓的“走火入魔”。

首先,修习者要明了功法中的术语何解,比如“左脉行三寸,运两寸,吐七息”中的“左脉”为何,“行”“运”有何区别,“寸”是多短,“息”是多长,种种释解,都要了然于胸。

当然,若是有授业之师时刻耳提面命,这一要求自然是极易达成。

其次,修习者要做到“虚实相照”。所谓“书言为虚,自身是实”,书中所言穴道方位如何,经络排列如何,自身实际是否与其一致,若不一致,又当如何,对内功修习是否有碍,若是有碍又当如何解决,等等等等,必须慎之又慎。

再次,修习者需牢记内功运行线路,熟悉内息如何运转,需行走哪些经络,还有途经的穴道方位,必须分毫不差,不可有任何错漏。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休息内功需要沉静稳定,需要全神贯注,不可急功冒进,更不可心生杂念,否则运功差错,半途而废,轻则内息散尽,重则经脉损害,有性命之危。

正因为有着如此多的要求和禁忌,苏婉真本不同意苏子陵修习内功,不论他如何心有智计,甚至智慧过人,但在她看来,终究只是一个五岁的孩童,实在无法令人放心。

却不想,苏子陵暗地里找到她,直接表展露出了远远超出常人的记忆能力,是真正的过目不忘,简直可以用“匪夷所思”来形容。

然而她不知道的事,苏子陵依旧有所保留。

因纯阳意念的缘故,他无论见过什么,听过什么,还是闻过什么,摸过什么,只要在“五觉”感官之内,只要有过交集接触,那么只需短短一瞬之间,就能将其牢牢记在心里,久久不忘。

这才是真正的惊世骇俗。

不过就单他表现出来的,就足以令人惊叹了。

在这过目不忘的记忆力面前,无论悟性还是心性,都被苏婉真给忽略了,况且他的悟性与心性也确为上佳,并非不堪造就的愚蠢之辈。

加之苏子陵充分发挥了撒娇卖萌的天然优势,令她心甘情愿就将《抱元功》传给了他,细细将涉及到的穴道经络、运功诀窍讲解一遍,又亲自指点看护着运行了一遍,这才放心任他修习。

接连修习了三天,苏子陵对《抱元功》的运转法门已经极为熟络,纯阳意念高悬,心境似古井无波,生不起半丝杂念。

他一心二用,一面吐纳呼吸,萃取气脉中的内息,导入丹田之中积蓄,另一方面內视全身,从气流的涌入、肺泡的胀缩,再到血液的流转、神经的波动,全方位观察内息的产生和聚集模式,试图探索其中的奥秘。

大概半个时辰之后,苏子陵睁开了双眼,感受着略微有些鼓胀的丹田,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盘坐了那么久,下身尤其是小腿处的血液已经有所凝滞,两肩背部及后腰之处,也都有些酸胀。

苏子陵赶紧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