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2 / 3)

回礼,然后在屋里按品级大小,依次落座。

何永堂诧异的注意到熊文灿表情变化,半刻钟前他还愁得饭都吃不下,这会儿却满脸春风,仿佛碰上什么不得了的喜事一样。

发生什么事了?何永堂好奇的暗暗打量那年轻军官,心想莫非这人让熊巡抚开心了?

“诸位,我先介绍一下,这位将军,乃我福建南安守备,泉州卫千户郑芝龙郑将军是也,大家以后势必多有联系,先亲近亲近。”等众官坐好,熊文灿就急不可耐的开口了:“郑将军,这位是我福建巡抚衙门的列位官佐,这是延平府知府何永堂大人,这两位是同知,这位是推官,这位是通判,这位是本地大田知县。”

郑芝龙起身,礼数周全、不卑不亢的逐一向文官们拱手,说一声“久仰久仰”的废话。

其实大家都是头回见面,久仰啥。

众官一听,这武将只是个区区千户官,心中立刻轻视了几分,再加上泉州卫早就破烂不堪,里头的军户不知逃散了多少,一个千户官手下能凑出两百人都算极好的了,轻视程度就更加高了几成。

但碍于熊文灿脸面,大家也不好明着看不起人,于是都略抬一抬屁股,随便拱手表示还礼。

等众人见过面,熊文灿继续笑着道:“诸位大人不要以为郑将军是仅仅带兵过来随本官处理流民的,实际上他还有天大的好消息。”

“哦?”众人一起看向郑芝龙,目光惊讶中又带着一丝不屑。

一个武将,能带来什么好消息?除了维持秩序,难道还能赈灾么?

于是一个同知忍不住讥讽道:“熊大人,我猜郑将军是不是带来了大队人马,可以一举将大田城外的饥民全都驱赶回去?”

“饥民之所以围困县城,乃事出有因,非本意所为,光靠强力驱逐,未免舍本逐末,主次颠倒了。”熊文灿大笑道:“告诉各位吧,郑将军是给我们带来粮食了!”

“啊?”众人大惊:“有粮食?!”

“正是,而且不少,起码上千石的粮食。”熊文灿愉悦的看着众人惊讶的脸,十分高兴:“这还是第一批,后面还有。”

“上千石?第一批?后面还有?”何永堂惊喜的站了起来:“大人,朝廷的赈灾粮下来了?”

“哪儿啊,朝廷的赈灾粮还没影儿呢,我估计公文还在通政司走程序。”熊文灿挥挥手,示意朝廷是不靠谱的:“这是郑将军利用私人关系,从夷州调运过来的粮食。”

“夷州?”众人再次大惊,这种事还是头回听说。

有人惊道:“夷州乃莽荒之处,多山而少平地,向来不产粮食,怎么会从那里调运粮食过来?”

熊文灿朝郑芝龙抬抬手,于是南安守备微笑着解释道:“这位大人误会了,夷州早就不是以前的夷州,在澎湖游击将军聂尘的开垦下,如今的夷州已经仟佰纵横、稻香满园了,不然,也不能逢此天灾之际,为熊大人赈灾献上微薄之力。”

他举起右手,竖起一根指头:“这一千石粮食,是聂将军得知福建大灾之后,立刻调集的第一批赈灾粮,不光如此,他还从占城、暹罗大肆购买粮食,组织大船运输,相信一个月内,就会有大量粮食从泉州上岸,以解福建百姓之苦。”

熊文灿手掂胡须,一个劲的笑,不住的说:“好好好!”

“……”众官佐面面相觑,又惊又喜,不过事发突然,依然难以令人相信。

“不知郑将军,这些粮食什么时候能到位?”何永堂是延平知府,他自然要谨慎些,嘴上说的粮食不是粮食,吃在肚子里的才是。

“最快的,明天就能运抵延平府城。”郑芝龙答道。

“这么快?”何永堂大喜,他看向熊文灿,见巡抚大人含笑点头,于是知道这事绝对可信了。

延平府众官顿时喜笑颜开,大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