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诸子成道(1 / 4)

稷下学宫,云气缭绕,如仙似雾,一颗大树在其中隐现,一颗颗果实悬挂,晶莹光泽,异彩纷呈。

一位白发老者,似乎坐在大树之下,膝盖之上,一篇盖世华章缓缓舒展开来。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者轻吐而出,传出的声音越来越宏大,像是大道天音,又似是玄妙至理。

浩大而深奥的声音,好似从远古时代划破时空而来,如黄钟大吕般响彻。

声音由远及近,由低沉逐渐浩大,充满无尽玄奥,如渊似海,玄妙无比。

天地有感,道音化作一个个文字,浮现在学宫上空。每一文字都大放光明,照耀长空。

赫赫五千文,铺满整个学宫上空,无尽道韵流转,不似人间之景,仿佛天宫胜境。

最终,这些文字凝成一卷竹简书籍,正是“道德经”。而那位白发老者正是李聃,道家始祖,世人尊称为老子。

这道德经是老子的大道根基,更是老子成道经文,凝聚着老子的大道感悟,拥有匪夷所思的力量。

随着道德经成,紫气东来三万里,功德神光亿万缕,先天道气千万条,浩瀚异象惊天地。

如此异象,自然引得各方大能觊觎与忌惮。有大能强者祭出灵宝想要争抢道德经,神威盖世,破碎虚空。

老子神色淡然,口中念诵道德经,道德五千言顿时化作华章,震退十数件灵宝,神威盖世。底蕴之深,实力之强,不可揣度!

“吾道成矣,自此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老子化作一道虹光,消失在天地间。只有无尽传说,亘古流传。

看到老子成道,王明臻心中陡然升起一股强烈的急迫感。老子已经成道,孔子、墨子等诸子圣贤,成道恐怕在朝夕之间!

可王明臻无奈发现,哪怕他通晓百家学说,胸有经书万卷,却始终无法别出机杼,自成一家!

而老子成道之后,儒家孔丘、墨家墨翟、纵横家鬼谷子、阴阳家邹衍等惊才绝艳之辈,纷纷闭关悟道,谋求成道之机。

转眼三年过去,道音再次在学宫内响彻。孔丘昂首而立,身后则站着三千儒门学子。

随着孔丘的诵读之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盘绕周身,浩然正气充塞天地之间。

儒家六经现世,三千儒家学子自然是最大的受益者。孔丘平素讲述的儒家经义,一一浮现心头。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三千儒门学子不由自主的朗诵出声,声音浩大宏伟,如山河般震荡,似道钟般玄奥,一道道浩然正气光柱冲天而起,融入天地。

孔丘成道,胸中文心九窍玲珑,识海文宫星辰璀璨,无量浩然正气涤荡世间。

那些邪魔外道、妖孽鬼物被浩然正气冲击,轻则道行跌落,重则身死道消。

有老子成道的前车之鉴,那些邪道大神通者,愤恨孔丘出手无情不假,却也不敢轻易出手,恐遭不测之危!

随后,孔丘以大神通,凝炼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