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三章 后宫不干政(1 / 2)

内务委员会贾六是不可能罢撤的。

历史证明,上位者如果没有一支厂卫队伍,那这个国家的官僚集团必然会无限膨胀,成为国家最大的蛀虫,最终导致江山易色。

甭管哪个国家,都这样。

区别在于叫法不同。

当前一支强有力的厂卫队伍,可以确保维新朝廷的各项改革措施成功推行,也可以外力推动维新官僚集团的凝聚与忠诚,使得这个官僚集团跟随皇帝陛下不断前进。

长远看,这种厂卫队伍肯定是有大问题的,也必然要改革换个包装存在。

可如今维新朝刚刚盖了个地基,小楼还没盖起来,内部装潢更是没影的事,整体看着依旧是“老、破、旧”,如此,贾六怎么可能如老郑所愿自废武功呢。

要知道,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转型的前提,就是一个强而有力并坚决落实最高指示的官僚集团。

值此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必然会碰到保守派、腐朽派、敌对派的抵制,诸如阳奉阴为的消极抵抗。

如此,内务委员会就有存在的合理性。

一切敢于同维新皇帝做对的敌人,都将遭到内务委员会的碾压!

官方表述叫原则不容动摇。

老郑能怎么办?

皇帝陛下都怀疑他的立场了,只能无奈表态臣可以服从,但保留意见。

这个态度贾六还是满意的,甭管你老郑怎么想,眼下给我执行就是了。

当然,贾六对老郑还是十分信任的,因此将因“铁拳行动”导致的大量官缺都交由他,也就是让老郑完全负责本省新的府州县官员调整和任免。

“朕用人,向来是不拘一格的,只要有才能,有无功名都可。”

贾六又指出一条新的用人办法,就是从不入流的“吏”中发掘人材,尤其是在各级官府六房长期任职通晓政务、律法、民情的专业人材。

此类人等不必拘泥出身,可以大胆任用,由吏破格提拔为官。

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得在本地任职。

六房人员本就是当地士绅集团的代言人,他们的存在使得官府无法直接同百姓对接,导致朝廷委任的官员不得不依靠他们,否则政令真就不出县衙了,也就是所谓的“皇权不下乡”。

为了供养此类编外人员,就出现了大量苛捐杂税,使得百姓负担极重。

贾六任职直隶总督时便和时任布政使杨景素谈过这一现象,当时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财政一体化。

但当时包括现在都没法执行这一方案,原因是需要大量财政资金。

乐观估计,至少五年以后才能全面落实财政一体化方案。

因此,眼下贾六自不可能让老郑这个湖北巡抚搞试点。

湖北这会比谁都穷,完全的财政赤字,不是他想办法从那帮失节降官处搞来大量资金,湖北各级官吏都得去要饭。

六房人员与地方错综关系固然是一大弊端,但这些人的专业知识却是科举出来的官员无法比拟的。

为什么有的地方官员被罢免后,新官上任之前长达数月的空白期,衙门能够运作?

还不就是因为这些专业人材在维持运作么。

给这些过去根本不可能“进步”的专业人材打开进步通道,不仅可以使得政务运转更为流畅,减少其中的时间和资源损耗,也能提高“皇权”于乡村的实际影响力。

同时,这些得到进步的吏反过来还会压制地方士绅,原因是他们已经从原先阶级跳出,熟知地方内幕的这帮官员想要做出政绩,以求得到更大的进步,必然会打压地方士绅。

很简单的道理。

以前叫贾六为“六子”的人一抓一大把,如今,有几个敢这么叫了?

进步,就是打破一切阶级鸿沟的最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