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开个小饭馆(2 / 3)

种地南山下 风初袅 6008 字 2020-07-05

凳。

要是同批客人多,两张桌子一拼就是一张方桌。

早上,店里有手擀面,有馒头包子稀饭,还有生煎包。

生煎包就是柜台旁边的平底锅做的,一锅煎出来,锅盖一揭,满屋飘香。

为了定做这口锅,黄豆就差和老叔翻脸了。老叔让她老老实实做点包子馒头就行,黄豆不愿意,非要定制一口平底锅,还要大的。

老叔说“你知道一口锅要多少钱吗,还要定制的,还要大,锅底还要平。”

黄豆没说话,回家叫黄桃准备面粉,准备包生煎包。

涨好的粉丝,切碎的葱姜,调好的肥多瘦肉少的猪肉馅,一大勺熬好的猪油。

包好包子,一个一个放到锅里用油煎,撒上芝麻,出锅后,香气扑鼻,老叔嘴被生煎包堵住了。黄老汉第二天就去镇上,让黄老四去定制平底大锅。

中午有快餐,店里每日只做三四样当季蔬菜,麻婆豆腐,红烧鸡块,萝卜肉丸子,鱼。

原本老叔还说加个红烧肉,黄豆拒绝了,成本太高,她定位的是薄利多销,不过红烧肉一个星期可以做一次,定时定量。

晚上,和早上没什么区别,包子馒头稀饭生煎包,不过有客人要炒菜也可以,单独点,没有中午的快餐。

黄豆才五岁,但是备不住她点子多。加上做菜手艺好的黄桃,勤快稳重的黄米,姐妹三人简直成了四婶的左膀右臂加一个大脑。

第一天,开业大吉,生意不错,得亏黄豆的宣传,她请老叔私塾里的同学给写了六十张广告单,代价就是一人两个生煎包。

二十张发给小镇附近的人家,二十张发给集市上的小摊贩,二十张发到了码头。

隔几家一张,图文并茂,不识字也能大致看明白。凭单子可以免费领一份生煎包,四个,任何日期都有效。

很想多发点,关键纸张太贵,真心宣传不起!

每次逢集的时候,黄家三个嫂嫂就轮换着,早早起来,赶去镇子上给老四家的帮忙。平时,就黄老四媳妇杜氏和仍然住西厢的张大嫂忙活。

房子买了,张大嫂也没搬走,每天给黄老四家的帮帮忙打打下手,房租免了,每个月还能得几个钱,都觉得划算,皆大欢喜。

四丫头黄梨也断了奶,和哥哥黄德礼都送回来给黄奶奶看管着。

黄德礼晚上和老叔睡一张床,第一晚就把老叔的半边床都给尿湿了,气得老叔黄宝贵一大早跑黄豆家,死活赖着不肯回家。

就这样,老叔住进了黄豆家,天天晚上和黄德磊挤一张床。

俩人虽然辈分不同,年龄却相仿,从小一起长大,黄德磊又大老叔一岁,自然是做什么都让着老叔。老叔住了几天,觉得乐不思蜀起来,索性把衣服铺盖都搬了过来。

而三岁的黄德礼却不能一个人睡,黄老汉和黄奶奶晚上带着一个刚断奶的小奶娃,又要顾着黄德礼。没两天,黄奶奶就觉得头晕目眩,病了!

黄老四听赶集的乡亲说娘病了,恼得直捶自己的头,都是他,两个孩子丢给娘看管,娘才累病倒了。

两口子慌慌张张赶回家,看见娘躺在床上,二嫂在边上伺候着。爹去地里了,两个孩子一个被大嫂带回了家,一个被三嫂抱走了。

黄老汉看见四儿子两口子丢下工作和铺子赶回来,就变脸了,也不留他们吃饭,催着他们赶紧回去。

“孩子们,你嫂子给领家去了,你三个嫂子说她们轮换着带,家里不要你们管,管好铺子上事情就行。”

老四两口子去大嫂家看看儿子,又去三嫂家抱抱闺女。原本还担心孩子哭闹着要爹娘,结果儿子想着跟哥哥们去河里抓鱼,根本没让抱,就被大哥黄德光抱着一溜烟跑了。

小闺女乖乖窝在三嫂怀里吃鸡蛋羹,十几天不见,小丫头断奶掉的奶膘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