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豆豆要吃鱼(2 / 3)

种地南山下 风初袅 6250 字 2020-07-05

。西间放杂物农具,孩子多了还可以住人。

后面三间,中间是堂屋,有供香炉的柜子,一张大方桌四条长条凳,平时用来招待客人吃饭议事用。东西两间住人,中间一个院子。

院子大,地方也宽阔,院中间一条石板路,从前屋直通后面堂屋。路两边,一边是牲口棚,养着鸡鸭鹅,一边种果树。

门口有大路,黄老汉农闲就带着几个儿子去山上刨碎石头,给几家院子里和门口的路铺的平平整整的,阴天下雨也不陷脚。

院墙开有小门,四家互通方便走动,小门一关,各过各的日子。

黄老汉住的屋子和隔壁王家隔了有五十多米的距离。

这隔开的五十多米空地就围上篱笆,整理出来种了蔬菜,做了菜园子。

从两家地界交接处,西侧还开了排水沟,也就一米来宽。

排水沟成“匚”型,现在的四套房子和大菜园子,就在这条排水沟里。

当初这样砌,一是图个清净,即方便村里走动,以后再有儿孙还可以在空出的地方建房。

二排水方便,也可以浇灌屋后和西边的大菜地。

平时最近的邻居要来串门,也得走过菜园子前面那条路,才能到黄老汉老两口的院墙。

当时黄老汉已经有四个儿子了,这四栋房子就是黄老汉砌给四个儿子的,就是以后再生儿子,还有空余地方。

黄老大住最东边第一家,兄弟三按序排开,黄老汉就住了第四栋房子。

农村砌房子兄弟多是有规矩的,长子住上首,东为上,以后儿女都成家,老人是要和长子住的。

别小看这五十多米的距离,平时邻里往来并不影响,还少了很多矛盾。

比如什么你家猪拱了我家的菜,我家鸡跑你家生了蛋,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因为不挨着,少了很多是非。

今天他们是趁风雪捞了个便宜,没有惊动村里人。明天,风雪一停,再去捞说不定会惊动邻居。就是风雪不停,迟早也会被发现,轮不到他家一直占这个便宜。

黄老汉想了想,吩咐几个儿子“明天早上,老大老四,你们兄弟俩带上德光德明去镇上卖鱼。如果有大户订最好,估摸着等以后大家都开始捞鱼,价格会掉。”

“老二老三,你们兄弟俩就在家,明天把那块冰层再砸开,继续捞鱼。趁大家还不知道,能捞多少捞多少,这个时候就是占个先机。”

黄宝贵一碗饭刚吃完,连忙说“爹,明天我和磊子跟大哥四哥去镇上。我们在家做不了什么事情,让德光德明帮二哥三哥送鱼,他们有劲,路上来回跑,不耽误事。”

黄老汉想想,觉得老儿子说得也对,点点头“行,你们几个小的就别去河边掺合了,冻了摔了都不是事,大丫头,你们姐三个明天就在家看着弟弟妹妹。”

既然已经能捉到鱼了,黄豆也不想冰天雪地出去乱跑,她还是宁愿待在家里,烤火盆。

第二天一早,天没亮黄家就升起来炊烟,黄老大和黄老四早早吃了饭,推出两辆手推车,上面两边各放两个木桶,桶里是满满的水和鱼。

黄老汉在木桶周围塞了稻草,上面还仔细盖了草帘子,防止结冰,好在南山镇不远,就算下雪,一个时辰也能走到了。

黄宝贵和黄德磊也早早起来吃好饭,他们今天的任务就是帮着黄老大黄老四把鱼送到镇上,卖完回来。

这一路,说起来不远,走起来也不容易,好在村子离大路近,从村东头上了河堤,转弯下去就是大路。这条路上坡下坡,不太平整,不是农忙基本只有黄老汉家走

村里人基本都从村西走,村西小路一直走,道路平坦,走两百多米就是大路。

黄老大和黄老四走的村东,靠家近,黄家其余人也已经吃了饭,准备去河堤,刚好顺便给他们推大路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