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举(2 / 2)

为国选拔培养年轻将才。

江湖武者限制更多,一般江湖人都没资格参加的,江湖若愿意入朝辅佐,往往会安排别的职务,多是教头,护卫,追捕,稽查,探子……等之类的。

老爷子他们是赶上开国,需要人才,而他们也只是武馆,才较为容易入了军队,建功立业。

现在来个江湖高手,哪个国家也不管随便用,让其统领军队。

所以武考都是身家背景很干净的,或者是将门之后,或军中优秀年轻小将。

如张星张威他们,根本不用之前的院试乡试选拔步骤,直接就能和武举人一样参加最后的角逐。

而他们即便不参加,作为少将军,将来往往也会分配军中职务的,如张威原本就是军中效力,是个小将。

看似不公平,这却也是规矩,先辈换来的功勋。

那些普通武举,除非极其优秀,不然还是不如那些少将军们混的好,所以之前不少也都商讨着跟谁混。

在这时代,武举没有文举受重视,哪怕战乱连年。

能打的多,不能打也能练得能打,治世之才太少,这年头多少人都没书读。

放眼望去,都是各地优秀年轻人,实力也是差不多,以普通四段为主,还有部分三段的,至于五段的,他好像还没看到。

四段已经是高手,足以震慑一方,在各地州府考个武举自然可以。

何况大多还年轻,正直巅峰,前途无量。

本来以为自己实力不够,听张威说也保持怀疑,考武状元啊,还真是这样。

也是他这段时候接触高手太多,娘子又太优秀,整天相处,仿佛觉得四段已经低了。

四段真不低了,在年轻一辈中已是天才,五段是个大坎,很难迈进,哪怕场中一些年纪稍大的,也没有成就。

年轻时不成,基础没打好,年纪大了更难,而若之前就够优秀,之前就高中三甲了,不会等到现在。

如张小忆,龙渊山庄东方旭,张威,阎腾达等年轻才俊也都是四段,足以可见不差。

也就那些天下扬名,极少数几个圣子首席级别的鬼才人物,才年纪轻轻成就超一流,凌驾各路天才之上。

这些人也不会来,而若是愿意来,再能获得信任,或都不用考试,也能混个好职位。

至于一流之上的宗师,一代宗师,多是老前辈,近乎得道高人,很多都不会轻易出山,难得一见,除非像龙后那样的。

这类人皇帝往往也会多有礼遇,更不会来和年轻人竞争武考,年龄也被限制。。

故而场上武举大都是三四段的年轻人,血气旺盛,充满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