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感应(1 / 3)

虽是默不作声,但当余启明跟随林佳艺向孤儿院其他地方走去之时,却已经将这疑惑记在了心底。

夜色渐晚,当二人再次回到孤儿院生活楼附近的时候,天色便已经几乎完全暗下去了,只剩下最后的点点光线还能够照出周围的环境。

此行余启明与林佳艺的目的倒也简单,自然就是向孤儿院里的人打听这里还有没有其他的相关的隐秘。

而借着二人找人的功夫,林佳艺也将自己调查到的有关孤儿院老楼的情况都告知给了余启明。

按照林佳艺所说,孤儿院搬楼的时间应是在大约十年之前,具体算起来应该在王硕的养父母死后相近的那一段时间里。

当然,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两件事应该是巧合的可能性更大。

至于当时孤儿院搬楼的原因,这个在林佳艺调查到的信息之中答案并不统一。

孤儿院至今都没有给一个详细的说法,于是,外界便将这件事传的愈演愈烈。

有的人说是当时孤儿院的建筑本就不符合规格,孤儿院所占的这块地皮本就在院长的名下,建造这座孤儿院也就是为了一个名头。当时搬楼的时候,孤儿院已经成立了不少年,已然不用再太过在意外面的眼光,院长想要借着这件事从中牟利,便有了这般的一个做法。

这种话虽然看起来并不实际,但也说不上是空穴来风。

如今看那幢老楼的情况,着实称不上是多么优秀的建筑,而地皮买卖也本就是非法交易,如果孤儿院的院长真的想要从中获利的话,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只是余启明一个从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高中生,他并不懂得其中涉及到的一些经济或者法律条款,对于这种猜测也就半信半疑了。

当然,他还是有几分相信的,孤儿院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参与儿童买卖的事件,至少从钱的角度出来,那人的说法还有点可信度。

不过,林佳艺找到的第二种说法或许更显有理有据。

也不知网上怎么就那么多好信的人,在林佳艺找到的资料中,余启明居然看到有人列出了厚厚一沓孤儿院的经济流水记录。记录上显示虽然当时的孤儿院不管是名声还是表面上的经济情况都很好,但实际上从那之前的两年多开始,孤儿院就一直在入不敷出。

十年前的福东市城郊不比现在,虽说同样没有太多人居住,但把手在交通要道附近的位置本就是其优势。

若是把那座大楼卖了或者给附近的工厂等借作他用,也不失为一个解决经济问题的好办法。

对于这种想法怎么说呢,虽然看上去挺扯的,但人家给的数据摆在那,也不容得余启明再有其他的想法。

不过再怎么说呢,这两种情况都是基于现实所考虑,但别忘了,余启明他们此时在调查的事,可不是用简单的常理就能够解释的。

余启明更相信的,还是第三种说法。

有人曾经在网上爆料过,说他曾在孤儿院搬楼之后偶尔经过了几次这里,可奇怪的是,当时的老楼早已经没人居住了,可那人却好多次看到有人在楼内进出。

若只是白天还好,可按照那人所说,他每次都是下班的时候才会经过孤儿院的外墙,几乎当时都是深夜了,怎么可能会有人频繁地出入其中。

而且,这还只是开始。

他后来特地观察过几次,竟又发现在老楼黑暗的走廊与房间之中看到的了模糊的人影。

这说法自然引起了余启明强烈的兴趣,然而相关的资料到此也就结束了,即便是林佳艺也没有找到有关这第三种说法的更多的消息。

也是,当时的猜测那么多,有关鬼神的说法到最后也只能石沉大海。

余启明有些失望,不过想想他也就放弃了,其实就算是这第三种说法里也有不合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