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明查暗访(2 / 3)

变臣 宇十六 4630 字 2021-07-24

石头,二来想问问你们县里田地的情况。朝庭重查田亩的事你们都听说了吧。”

屋内一静,众人的眼光都集中到爷爷身上。爷爷沉默了片刻,开口道“清查田亩的事县里派人到处都说了,听说县衙门口也贴了告示。”

石头爹插嘴道“我也听孙里正说了,说是朝庭要重新划分田地等级,要大家多交税了,咱家新买了二十亩中田,上次衙门来人硬把十亩划成上田,这不是不给老百姓活路吗。”

江安义一皱眉,朝庭的本意到了地方上被曲解了,只要是新政出来,这些贪官污吏总能变着法子谋利,这清仗田亩还刚开始,林阳县就利用重新划等来做手脚了,该征的田税不征,普通百姓的负担倒加重了。

石头爷爷脸上的皱纹更深了,一甲子的岁月让他看到更多的东西,他听孙子说过,江公子中了状元,这次到仁州来就是为了清田,江公子想知道的东西不是这些。爷爷叹道“江公子,你是俺家的贵人,对你没有什么好的掖着藏着的。我知道你是为清仗田亩来的,俺们县里的田地有二成多都挂在毅勇伯的名下,光俺们这平岭村就有十多户人家是这样。”

毅勇伯府,江安义顿觉头痛。经过一次较量,江安义深深地明白自己和毅勇伯之间的差距,龙卫尚不敢轻动,何况自己一个小小的清仗副使,有一比,鸡蛋与石头。

“县里的县丞姓李,听说是安齐李家的人,在俺们县做了八年县丞,县中大大小小的事都被他牢牢把在手中,历任县官都成了摆设。听说马县令刚来的时候还想着与他斗一斗,结果出门连轿子都找不到,最后听说自己买了头驴。李家更贪,用尽手段夺地,咱家的中田划成上田,八成就是这位李老爷在搞鬼,要是你听话,将田挂在李氏名下,中田变成下田,或者直接挂在有功名的人名下,一切都好说。”

“不过,李家做事不地道,听说有人挂在他家名下的地被夺了去,真成了他家的了,所以县里的人都怕,毅勇伯府的名声就好多了,大家都宁愿挂在伯府名下。其他大大小小还有些老爷们,比起这两家就是小头了。”

李家,江安义想起自己的那位同室李世成,回书院时自己还专程找过这位李兄。李世成被江安义中状元刺激得不轻,推却一切应酬埋头苦读,已经升入修道堂了。李世成指着墙上的“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对江安义说,不中举及第就愧对状元郎对他的勉励。

真没想到,小小的林阳县就遇到了仁州清仗最大的两块石头。如果能将这两块石头翘动,便是将铁核桃砸开了一道缝,剩下的事会好办得多。只是自己这枚鸡蛋丢上去,多半粉身碎骨石头也没有半分事,江安义皱着眉头苦恼着。

山村的夜晚很清凉,已经三更天了,心法早已习练过了,江安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想到毅勇伯府就难以入睡。索性披衣推门而出,天空蔚蓝,满天星斗闪烁不定。

“江公子,还没睡啊。”

院中枣树下,爷爷坐在竹椅上,一点红光,正在抽着旱烟。

“睡不着。”江安义走过去,坐在旁边的竹椅上,抬头看着满天的星斗发呆。

“老汉是个乡下人,小时候常到河边钓鱼抓虾。有一次,俺看到水中的石头上有只大蚌张着壳在晒太阳,这东西很机警,稍有动静就掉在水中,难以找到。老汉正想如何能不惊动它,天上飞来一只水鸟,伸着长嘴啄蚌肉。蚌闭上壳,夹住了水鸟的嘴,两个东西在那里翻腾,老汉我上前一把全给抓住了。”

烟草带着辛辣味,呛得江安义连打几个喷嚏。石头爷爷磕尽烟灰,站起身道“天不早了,老汉明天还要下地干活,江公子也早点睡吧。”

县衙东花厅,县丞李明善坐在公案后办公,出出进进的人都向他禀报公事,至于那位毛头县令被人遗忘了。这位姓马的县令几次较量下来认了怂,每天挂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