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潘耒与刘蛮子相视一笑,微笑着说道:“那我们就要听听黄顾问有何高见了。”
黄良骥向前倾了倾身子,目光炯炯地看向刘蛮子,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刘委员,敢问此番攻打厦门,委员会计划能动用多少兵力?又有多少火炮可供驱使?”
刘蛮子略一沉吟,粗糙的手指在桌面上划了一下,沉声道:“目前能够集结起来攻打厦门的正兵部队,统共四镇兵马,四万余人左右,火炮嘛,江西那边也支援了我们一些,其他中小火炮不论,红夷炮等各式重炮,凑了个两百多门。”
听到这个数字,黄良骥眼中精光一闪,脸上顿时露出了笃定的笑容:“有此等雄兵劲旅,有此等火力,再加上在下的布置谋划,拿下厦门已经是十拿九稳之事!”
黄良骥不再卖关子,站起身,走到厅堂一侧悬挂的厦门及周边海域简图前,手指精准地点在几个关键位置上,开始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潘委员,刘委员,攻打厦门,千头万绪,归根结底,首要解决的是如何让我们的兵马冲破郑军水师和陆上工事的阻拦登陆。”
黄良骥的手指首先重重敲在厦门岛西面、与之隔海相望的陆地点:“第一步,火力佯动,声东击西!我军需在厦门对岸的海沧、嵩屿一带,集中大部分重炮,构筑炮群阵地,自进攻发起前数日,便日夜不停,轰击厦门岛西部,特别是郑军防御工事密集的胡里山、曾厝垵一带。”
“此举目的有三……”黄良骥伸出三根手指,一一屈下:“其一,以猛烈炮火吸引并牵制厦门守军主力,使其误判我军主攻方向;其二,持续炮击可有效压制、干扰郑军水师的靠近和机动,使其难以对我渡海部队进行有效拦截;其三,一旦我军真正开始渡海,炮群可为登陆部队提供至关重要的火力掩护,压制滩头守军,并且在事先对岛上守军的工事进行初步清洗,方便登岛部队后续动作。”
黄良骥的手指随即移向厦门岛北端,高崎一带:“至于咱们真正的突破口,在这里——高崎滩涂!”
“厦门海域,夜间丑时至寅时一般为涨潮期,高崎滩涂地势平缓,在涨潮时水深可达两米左右,红营缺乏水师,要强渡登岛,想来只能征集渔船和民船搭载物资人员甚至火炮突击登岛,但渔船民船承载太重,容易翻覆搁浅,而且速度也快不起来,容易被郑军水师拦截,渔船民船面对水师战船缺乏自保手段,若遭拦截,必然损失惨重,即便强行登岛,之后的战事恐怕也难以推进。”
“唯有在此涨潮之时,渔船民船搭载物资人员火炮不必担心搁浅或刮蹭翻覆,还能顺风顺潮吃足风力,再配以橹桨,就能全速突击登陆高崎海岸,在郑军水师反应过来拦截之时,就送上足够的兵马物资和轻中型火炮。”
黄良骥稍稍顿了顿,见刘蛮子双臂环抱盯着地图认真听着、潘耒也在一旁仔细记录,这才继续详细的解释着:“高崎海岸上,郑军必然布置有兵马据守,红营部队顺潮直抵其工事之下,必然惊动之,故而征募的渔船民船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装,以防护炮子铳弹,可在船舷加装两层厚木板作为挡板,内侧尽可能覆以铁皮,船头则堆积沙袋,成功抢滩后,这些船只本身便可作为登陆部队临时掩体。”
“另外,每船必须增加橹桨数量,确保在接近滩涂、风力可能减弱时,能依靠人力保持全速,一鼓作气冲过最后的距离。”
黄良骥语速加快,指向地图上厦门岛西南角的沙坡尾:“第三步,虚实结合,暗度陈仓!在主力于北面高崎准备突击的同时,我军可分出一部分兵力,配备相应船只,于丑时准时在沙坡尾对岸海域发炮轰击沙坡尾滩涂,并在船上、岸上遍燃火把,擂鼓呐喊,摆出要大举强攻沙坡尾的架势。”
“此乃佯攻,目的就是进一步迷惑郑军,使其无法判断我军真实意图,与此同时,我主力部队,乘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