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差一更
今日差一更
今日差一更
明早补
。。。。。。。。。。。。。。。。。
枣祗,生卒年不详,东汉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东汉末年屯田制的发明者。 1 27
枣祗早年任羽林监官,东汉末年跟随曹操征战,担任东阿令。当时中原一带群雄割据,连年混战,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后,枣祗和韩浩建议实行屯田,,以充实军粮。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任命枣祗为屯田都尉,在许县(今许昌市一带)募民屯田,当年收获了百万斛粮食 26。为适应屯田需要,枣祗组织农民兴修水利,在许昌开挖了运粮河、枣祗河、高底河等几条河渠。此后,各郡县都设置田官。经过数年积累,仓廪丰实,所产的粮食能够满足军队供给和百姓日常生活所需,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 2 27
枣祗建议实行的屯田制,开创了大规模“寓兵于民”的先例,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仿效。 27枣祗死后,曹操追思其功,追赠枣祗为陈留太守,追封列侯,其子枣处中继承爵位。
枣祗先祖本姓棘,先祖为了避难改枣氏。 3-5
中平六年(189年),曹操在陈留(今河南省祥符区)组织了一支五千人的武装力量,准备讨伐董卓。 6-7枣祗就是在这时投奔到曹操麾下,与曹操一起举义兵,与董卓对峙。 8
当时枣祗在社会上已经有很大名气,在他归附曹操后,袁绍也想得到枣祗,并多次派人礼辟枣祗,都被他断然拒绝。枣祗的忠诚,令曹操非常感动,因而他深得曹操的器重。 9-10
委任官职
初平三年(192年),曹操占领兖州,自领兖州牧,任命枣祗为东阿令,镇守东阿(今山东省东阿县)。枣祗致力于劝课农桑,积谷屯粮;勤修武备,组织军民操练,并将东阿城的城防工事加固修缮一新。 10
兴平元年(194年) 22,吕布、陈宫乘曹操出兵徐州之机,突然发难,袭击兖州,各郡县纷纷叛离。仅东阿、鄄城、范县三城仍然忠于曹操。吕布、陈宫占领兖州以后,派兵猛攻东阿城,因东阿城墙非常坚固,枣祗又率军民顽强抵抗,因此东阿城始终都没有被攻下。东阿成为日后曹操反攻吕布、重夺兖州的可靠后方和军需基地。 11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上表汉献帝,任命枣祗为羽林监,宿卫宫中。
曹操击败了颍川汝南的黄巾军,夺得了一大批耕牛、农具和劳动力。枣祗建议曹操利用这些农具,在许昌一带开垦土地,实行屯田,以解决粮食问题。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任命他为屯田都尉,全权负责屯田事宜。 12-13
枣祗首先将荒芜的无主农田收归国家所有,把招募到的大批流民,按军队的编制编成组,由国家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由他们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由国家和屯田的农民按比例分成。屯田实施的第一年,就得到百万斛稻谷。 7 14于是曹操就下令,郡国都置田官,招募流亡百姓开垦屯田。后来又接受枣祗的建议,下令军队屯田,屯田制得到广泛地推行。 15
枣祗首倡屯田制,使长期遭受战争破坏的北方农业生产,在短期内得以恢复并稳定了下来。失去土地的农民又重新回到土地上来,许多荒芜的农田也被开垦,政府也积存了大量的粮食。几年间有屯田的地方储备的粮食都堆满了仓库,使曹操在所积蓄的粮食,征伐四方,有战事时不会为粮食供给不及时或不足而发愁。 16屯田制的实施,加快了曹操统一北方的进程。枣祗也因此被提升为陈留太守。
不久枣祗就因病去世。事隔多年,曹操对枣祗还念念不忘,追封枣祗为列侯,追赠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