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城*总兵府。 大堂之内,河南总兵刘璋恭敬地行礼,声音沉稳有力:“末将参见保国公,参见平叛总兵官!” 保国公朱永微微颔首,语气中带着几分威严与关切:“刘总兵无需多礼,三牟可曾清点完毕?” 刘璋闻言,连忙回应: “回禀大人,河南总兵府麾下,除驻守各地的将士外,其余均已在此集结完毕。” 朱永听后,微微点头,目光如炬: “甚好,那承休王此刻身在何处?” 刘璋面色凝重,答道: “他率军进攻鲁阳关,如今已月余,鲁阳关危在旦夕,我们是否应立即派兵支援?” 朱永轻轻摇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此时支援鲁阳关,恐为时已晚。 与其如此,不如集中兵力,全力进攻汝州,承休王府就在汝州,他们岂会不顾自己的老巢?” 言罢,朱永命人取来河南地图,仔细审视一番后,沉声问道:“刘璋,目前河南除驻守各地的军队外,还剩多少兵马?叛军又有多少?” 刘璋如实回答:“尚有六万余众,而叛军则有四五万之众,但多为白莲教信徒,真正的官军不过数千。” 朱永闻言,果断下令: “如此,我们分兵两路,刘总兵亲率六万大军,从河南府出发,直逼汝州。 而我则率领三万飞熊卫,从开封进军。 只要我们给予足够的压力,承休王必定回援阻拦,无论他对上哪一路大军,都务必拖住他,另一路则趁机迅速攻取汝州。 都听明白了吗?” 刘璋神色坚定,大声回应:“末将遵命!” 就在朱永即将离去的刹那。 一名飞熊卫军士步入厅内,恭敬行礼道: “公爷,周王求见。” 朱永虽心存疑惑,却不愿得罪周王,遂道: “请周王移步后堂。” 未几,周王朱子埅已至。 身后家仆抬着三只沉甸甸的箱子。 朱永主动上前行礼:“末将参见周王爷。” 周王朱子埅微笑回应:“朱国公客气了,本王日前闻听国公赫赫战功,心中钦佩不已。” 朱永微微一笑:“多谢王爷赞誉。 不知王爷此番驾临,有何贵干?” 周王朱子埅示意家仆缓缓开启三只沉重的箱子,箱内金光闪闪,满是金银珠宝。 朱永满心疑惑,问道:“王爷此举何意?” 周王朱子埅淡然一笑:“此乃我周王府历代累积的私帑,总计约一百多万两,我愿倾囊而出,以激励兵马士气。 金钱为胆,军士们必将奋勇向前,只盼国公能早日平定叛乱。” 朱永闻言,顿时瞠目结舌。 大明王爷多吝啬,而周王却能慷慨解囊,以私财助军,此等贤王,实乃凤毛麟角。 一番震撼后,缓过神来,坚定回道: “周王真乃贤明之君,王爷请放心,若不能平定叛军,我誓不回开封。” 周王朱子埅郑重行礼:“有劳将军了。” 朱永连忙谦逊回礼: “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周王厚望。” 南直隶*南京城。 在南京城的一处空旷的广场上。 搭建起了一座高台。 百姓们远远地驻足围观,而南京的官员们则恭敬地跪在台下,大气也不敢喘。 高台两侧,羽林卫军士威严矗立。 他们手中的长枪与腰刀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寒光,令人心生敬畏。 南京的高官们,如户部尚书秦纮、左都御史刘敷、礼部尚书黄景、吏部尚书王恕、太常寺卿徐溥、礼部侍郎谢一夔、兵部尚书王元、兵部左侍郎戴缙、通政司左通政焦芳、右都御史李裕以及应天府尹鲁崇志等等,皆已到场。 总督汪直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