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一章 群策群力(下)(2 / 3)

门下,虽然是仗着父亲的情面,但沈千峰和李承桂的父亲也只是泛泛之交而己,像李承桂这样的徒弟他收了30多个,一则是图徒弟的孝敬,每到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之时,徒弟们自然会来应个场;二则也是广布人脉,说不定什么时候用得上。而对李承桂来说,有了这个名议,以后在北京也好混事,双方不过是各有所需,但师徒之间并未多少直情谊,因此李承桂上门还要递门包,不然根本就见不到师父。

时间不长,门房就通报回来,领李承桂进去。沈千峰的家宅李承桂也来过几次,每次都会惊叹一番,因为沈千峰的家宅不仅规模庞大,而且收拾得十分齐整,灰瓦白墙,朱门纱窗,并不比一般官员的府宅差。虽然沈千峰只是个总捕头,但每年的收入着实不少,除了徒弟们的孝敬,主要还是北京城里的商铺进项,另外自己家也有不少产业,一年少说也能收入2、3万两银子,因此自然将家里修整得富丽堂皇。

来到正屋里,沈千峰半躺在榻上,抽着烟斗,榻边是沈千峰的两个儿子沈明宏和沈明广。

李承桂赶忙打千施礼,道“师父。”

沈千峰抽了一口烟,咪着眼睛道“承桂啊!你现在己是在海外华人那里当差,抱上了这条大腿,怎么还能想起我这个老头子来。”

李承桂陪着笑,道“师父,瞧您这话说的,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不管到什么时候,您也是我师父啊,再者说了,我现在在政府里做事,也是混口饭吃,我爹早就退了,弟弟还小,还有媳妇和三个小子,全指着我一个人赚钱养家呢!”

沈明宏冷笑了一声,道“这话对别人说去,我们爷们眼里可不揉砂子,今年过年打发你兄弟来凑数,是什么意思,以为攀上了高枝,就不把我们爷们放在眼里了。”

李承桂就知道会为这个挑理,赶忙道“大哥可是冤枉我了,如今在政府里做事,可不比以前朝廷那么散淡啊,事情多,规据大,稍不小心就砸了饭碗,今年过年,我可没几天落家,天天巡街、查岗、值班,光是夜班就值了5个,而且去年冬天爹的风湿也犯了,走不得路,这才打发我兄弟替我来给师父拜年,实在是沒有办法啊!”

其实李承桂说的确实是实情,但也不是完全抽不出时间来给沈千峰拜个年,只是他们师徒本来就只是塑料感情,而且李承桂也觉得自己在新朝当差了,和旧朝的人还是少纠缠为好,因此也有意和沈千峰疏远,只是他也明白“做人留一线,日后好见面”的道理,于是才打发弟弟替自己跑了一趟,留住这份香火情。现在则是有这个案子,需要沈千峰出山帮忙,李承桂才向周勉推荐沈千峰。

沈明宏哼了一声,道“海外华人的差有什么好当的,什么臭规据,自古以来当差的人那个不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有当差的人对刁民低声下气的,我看海外华人这江山是坐不长久了。”

他的话一说完,沈千峰一个翻身就从榻上坐了起来,沈明广的脸也白了,急忙道“大哥,这话可不能乱说啊。”

李承桂也道“大哥,如今这可是海外华人的天下,这话在自家兄弟面前说说,到是无妨,但若是传到外面去了可就不好收场的,以后可千万不可大意啊。”

原来在北京招募警察的时候,沈明宏也去应征过,但没干几天,就因为在巡街时向一个茶馆的老板索要费用,被逐出了警队,沈明宏心里当然不服,于是打算拉着10余个沈千峰的徒弟一起离开警队,也给华东政府一点颜色看看,沈家在北京可也不是好惹的,那知没有一个人听沈明宏的话,毕竟时代变了,沈家有钱,可以回去躺着,但其他人还要吃这一碗饭。

等沈明宏回到家里,将经过告诉沈千峰,指望老爹能出面为自己出一口气,因为在庚子国变之后,两宫还朝时,新上任的顺天府尹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请沈千峰出山,继续担任总捕头,因此也给当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