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上海新区(五)(2 / 3)

一步,而第二步盛宣怀则打算招集轮船招商局的股东,联名向朝廷上书,不许海外华人插足航运;如果还不行,盛宣怀就准备发动东南的商人们联合向海外华人施压。

盛宣怀离开招商局大楼,回到自己的住所,而家人向他报吿,李鸿章又有信来了。盛宣怀赶忙接过信来,拆开一看,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原来李鸿章在信中用比较严厉的口气告戒盛宣怀,尽快和海外华人完成航运权的谈判,否则朝廷怪罪下来,自己可就保不住盛宣怀了。

这封信对盛宣怀来说是相当沉重的一击,因为李鸿章连保不住自己的话都说出来了,说明局势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乐观。如果自己真的还要执意阻止海外华人,朝廷恐怕就会真的撤出自己的职务,换个人来管轮船招商局,而一但失去了官职,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股东而己,无非是持股较多,但现在轮船招商局的股东能有多大的权力,盛宣怀自然是再清楚也不过的。因此只有向海外华人让出一部份航运权,这样虽然轮船招商局的利益受损,但自己的权力地位却还可以保住,这个帐盛宣怀到是算得过来。

不过盛宣怀仍然还是有些不甘心,毕竟他手里还有最后一跟稻草,就是洋人,如果英国方面能够出面干涉,那么应该还是有挽回的余地。于是第二天一早,盛宣怀就紧急约见太古、协和的代表,询问英国方面的态度。而英国方面对太古、协和的回复是,英国会努力与海外华人进行协商,但不希望看到这次谈判破裂,而是这次谈判能够有一个令各方都满意的结果。

原来盛宣怀在引入外部力量干涉这场谈判,穿越者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在谈判的第一天穿越者就清楚想要用和平的手段争取到航行权,靠这次谈判是不够的,必须在盘外下足功夫。于是陈建宁立刻将这个信息反馈给青岛方面,穿越者首先向李鸿章提出严正的交涉,表示盛宣怀根本就没有诚意商谈航运权的问题,这是严重违返双方达成的北京密约的规定,希望李鸿章能够采取措施,立刻纠正盛宣怀的行为,否则山东方面也不会尊守北京密约中关于漕运的协议。

接到了穿越者的通报之后,李鸿章顿时恐感到事态严重了,先前盛宣怀数次向朝廷上折,要求阻止海外华人涉及航运业,李鸿章当然知道,而且他也能够理解盛宣怀的心态,其实李鸿章也知道航运的利益极大,分给海外华人,肯定会使自己受损,不过李鸿章毕竟是站在大局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颅,现在的清廷己经不能再拆腾了,在近一段时间内,必须和海外华人搞好关糸,因此牺牲掉一部份航运利益,让淸廷和海外华人维持和睦的关系,显然是划算的,而盛宣怀的格局、气度还是窄了一点。

当然李鸿章也怪自己考虑不周,以前给盛宣怀的信没有说清楚,也没有想到盛宣怀过于纠结轮船招商局的利益。不过海外华人先通知自已,而不是直接捅到朝廷那里,表明海外华人也不想把事情闹大,只想平平稳稳把航运权拿到手,因此事情还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于是李鸿章才立刻给盛宣怀发电,措词颇为严厉,相信这一次盛宣怀是应该明白的。

而穿越者也清楚,这件事情只找李鸿章是不行的,因为这里面还牵扯到太古、怡和两家轮船公司,李鸿章可以压制住盛宣怀,但却拿这两家轮船公司无可奈何,于是华东政府立刻向英国驻天津总领事金璋提出警告,太古、怡和两家轮船公司的行为己经严重侵害到了华东政府的利益,并且影响了华东政府和英国的合作,一但关于航运权的谈判破裂,华东政府将会禁止这两家公司的船只通行自己管辖的水域,到时候希望英国政府不要来交涉。

金璋收到警告之后也不敢怠慢,立刻反馈给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而窦纳乐接到这个信息之后,又赶忙派人了解详情,而很快就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了,无非就是太古、怡和两家轮船公司不希望再进来一个竞争对手,于是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