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史密斯先生(2 / 3)

?”清沂傻傻地问。

“你连《隐形人》(备注:1996年的美剧《thei女iiblean》,上面提到的人是该剧的主角)都没看过?哦,拜托!现在的年轻人!”约翰森导师一拍脑门,悲天悯人地长叹一声。

“咳,张!我们来谈一下吧?”史密斯先生忙不迭地将清沂的注意力拉回来。见清沂点头后,史密斯先生认真地问:“你觉得,这样的衣服用来面试,没问题吗?”

“有一点儿。”清沂汗颜。他从没准备过西装,看来在第一印象上要被扣分了。

史密斯先生连忙道:“没关系,我不是招聘房地产经纪人,对服装要求不高。你是一个中国人,为什么要来到美国求学?”

“因为……”清沂马上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不简单。他想了想,决定还是照实说道:“因为我想过一个不一样的人生。我的父亲经营着庞大的家族生意,我一出生就可以掌握规模不小的公司,甚至不必上学。但是我觉得,这种无需开拓的道路并不是我想要的。”

史密斯先生眼瞳微动:“就算你在哈佛求学,也无法改变你将要走的道路,不是吗?你始终要回国,接手你父亲的企业。”

“我认为是有改变的。或者说,我来哈佛就是学习改变的方法,而来到美国就是我改变的机会。”清沂道。“也许您会觉得,这种行为既幼稚又叛逆,但是我却觉得它有尝试的价值。至少,我不再是那水井里的青蛙,只能呆呆看着被局限的天空。”

“张,我真心觉得,你的尝试是对的。我十八岁那年,我爸爸扔给我五十美金,叫我滚蛋,所以我才能有今日的成绩。”史密斯先生的笑容非常的……强,对,就是强而有力,能将人的心扉打开。“你喜欢玩游戏?”

“是的,先生。”清沂笑容不改。

“为什么呢?”

“因为游戏教导了我很多东西?哦,不,先生,我想说的不是这些,很显然您已经看过我的论文了——”一提到游戏,清沂似乎就能放开一些。他斜乜了一眼桌面,史密斯先生刚看的那份稿子正是自己的毕业论文。“那就没必要重复一遍了。我想说的是,在游戏里能与人合作。”

“哦?”

“在论文中,我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来诠释游戏,但是游戏中不只是上下级的从属关系,更多的是玩家与玩家之间的合作。‘合作’和‘管理’既有相似,也有差异。玩家的合作,可以看做是短期合作与长期合作。我们先来看看短期合作,比如说组队打怪。”

“组成团队,是基于一个原则:‘公平分配’,这个原则的衡量是由游戏系统做出的。团队每打倒一只怪物,按照各玩家在战斗中的表现,分别予以不同的经验值分配,每次冲在最前线的就分多一些,浑水摸鱼的就分少一些;当打出装备时——这里非常有趣——玩家会用rll点来决定装备的归属权。碰到危险时共同进退,有了利益则平均分配,这是维持短期合作的最低标准。”

“然后,我们说一下长期合作。以团队为例,如果团队成员们彼此认同其他人的实力(当然不排除有人只是为了泡队伍里的美女),便会下意识地维持这种短期合作关系,互相加好友,然后约好下一次同去打怪。在游戏里以实力至上,所以队长会由公认最强、最可靠的人担当,当然久而久之也会固定下来,使得他的地位无可取代。而在这个小团队里,队长就拥有了最高权威,可以制订规则,这里就涉及管理学了,那我就不多说了。”

史密斯先生笑道:“不,请你说吧,我很感兴趣。”

“好的……队长相当于管理者,但是他没办法为队员发放薪酬,也不能为队员安排休假,本质上也只是合作多方中话语权最高的人,其义务倒是多于权利。”

“有点儿吃力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