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一十六、思念+论功(2 / 4)

大军失去方寸,进退两难。

更令她开心的是狄至的功劳,李星洲身为主帅,自然是首功,可主帅之下,就属狄至和参林率领的东路军功劳最大,而狄至又是东路军主帅!

一时间她竟有些恍惚,当初那个说话笨头笨脑,老惹她发火,气得她睡不着觉的行伍武夫,居然走到如今的地步。

他父王干别的不行,看人眼光却是厉害的。

父王也曾跟她说过,不要学她大娘那些女人,老持有门第之见,那是目光短浅,妇人之见。

真正厉害的大族少有门第之见,几乎每年一放榜都守着去找人,专门出钱资助那些有不错潜力的寒门子弟。

如果实在觉得有潜力的,甚至不管别人出生混得好不好,先把家中女眷下嫁过去。

对方往往感恩戴德,日后有了成就之后也会报恩提携家族里的后辈。

这样即便自家没能人,也能拉一些有能力的自己人,往后外面也有许多人帮衬。

而那些总持有门第之见,目光短浅的家族,往往都走不长远。

一代出能人,不能保证代代出能人,即便有能人,也有可能陷入孤苦无助的境地。

这就是他们这些豪门勋贵生存之道的一种。

自那日之后,永明便天天盼着大军凯旋,时不时会去大河边上看看,因为消息说狄至是新军海军的主帅,舰队要从大河回来。

皇宫里则是另一场讨论,大军凯旋,在此之前很多事要确定下来,比如功劳和封赏。

“及其漂亮,新军那些船离京时走得静悄悄的,臣还以为他们是和殿下大军为侧应,走的是渤海湾南岸,水陆并进。

没想到殿智计过人,胆略绝伦,水军走的居然是渤海,过渤海直接从辽阳那面登陆”

长春大殿侧厅,众多大臣汇聚在此,皇上也在,围坐一圈,侧面檀木架上,挂着一面细致的大地图,超过半人高,给众人讲解的正是枢密副使温道离。

送到枢密院的的战报很多,又杂一乱,而且都是以战报方式写的,每支军队各写各的,而主帅李星洲写的总报又太过简略。

看下来能知大概,却又无法知道详细作战过程,而众人早就迫不及待想知道,这仗到底怎么打的,竟然能打成这样!

于是身为枢密副使的温道离自然义不容辞,为众人整理战报,对战事发展做了详细的研究,再说给众人听。

“登陆之后狄至、参林两位将军用兵很聪明,张弛有度。

其中又有声东击西的味道。参将军率船队在沿海攻击各州,给人金国人一种敌主力在沿海的错觉。

其实新军水军主力在狄将军率领下疾驰翻山,直插辽阳,此时如果没有案边吸引,辽阳即便再空虚,周边州县可以放弃城防,把守军集中到辽阳去。

可他们大概没想到,我水军主力能如此神速直到辽阳城下”

众人纷纷点头,皇上开口夸赞了狄至两句,皇上一开口,众人也明白,往后这狄至肯定是朝堂上的一方巨头了,他缺的只是时间。

而坐在一旁的何昭则看得更深一层,他明白皇上不只是赏识其能征善战,还因狄至救过驾。

另一边,温道离还在继续说着,越听众人越有些不可思议。

这是大手笔,大操作,对整个宏观战场的把控,有些人听了就像天方夜谭,有些人听了自叹不如,也有些人听了觉得没什么。

“现在看来殿下是早有准备,把两厢禁军留在燕山府,是想防上京敌人从居庸关一带南下,威胁大军后侧。

虽从头到尾金军被步步紧逼,无力分兵,但这是万全之策”

“至此,西面是我景军主力,北面乌沙堡一带有鞑靼人袭扰,辽东又新军水军,短短半月,局势从对峙急转直下,金国三面受敌,东西奔走,殿下这纵横捭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