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原药价格一路高歌猛进,尿素在9月初刚1450元/吨,但到了11月就涨到1900多元/吨,再算上运费到家就得1970元/吨,涨势这么快很是出乎预料。还有,复合肥出厂价就已经达到2200多元/吨,较去年的1859元/吨相比,涨幅达300~400元/吨。这笔账要折合到50公斤装的肥料上,相当于加20元/袋。就这价格,听说还要继续涨。
由于环保压力巨大,国家关停了一批农化企业,结果矫枉过正,导致现在原药紧缺,供不应求,农药涨价,另外化肥也在涨价,导致整个农业生产资料成本上涨。
就在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201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标准,每斤下调3分钱,这是2006年国家出台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首次下调。同年,水稻最低收购价每斤下调2到5分钱,玉米的价格也不被看好。
1、受国际粮食价格影响
现在随着进口粮食的增加,给国内粮食价格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国际粮食价格因为机械化和集中化所带来的优势持续走低,导致国内粮食价格也一直处于低位徘徊,而且国内粮食各种标准与国际进口粮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粮食价格上涨几乎不大可能。
2、国内粮食价格结构性调整
按照一般市场规律,商品价格因素受到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供过于求则价格下跌。我国粮食种植现状导致某些品种的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因此价格也很难上涨起来。
3、我国粮食保护价政策效果不佳
按照目前我国的粮食价格政策,现在国内粮食价格保护价政策没有发挥良好的效果,粮食价格政策应该会有重新调整。最低保护价格也并未保住农户的利益。
农业生产资料上涨,粮食价格持续低迷,农业已经进入寒冬期,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规模化、产业化的大农业时代已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