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年轻岳坶100章 第一章
原来,就在张廷瑞率领的四个人冲出村子,即将摆脱敌人的追踪时,单秘书突然发现文件包不见了。心想:肯定是出来时过于匆忙,将文件包落在了老乡家里了。于是,就赶紧将情况报告给了张廷瑞。
张廷瑞一听就急了。瞪大眼睛对所有人喊道:“机密文件关系到党的生命,绝对不能落在敌人手里。”
单秘书几乎是哭着说:“县长,都是我太大意了。既然是我把文件弄丢了,这个责任就该由我来负。敌人就在身后追捕我们,您先带领其他同志过河去吧。我回村里取文件包。取回文件包后,我会想办法过河与你们会面的。若文件找不回来,我也就不回来了,就和敌人同归于尽了。”
张廷瑞说:“荒唐!现在是追究谁是谁非的时候吗?还是人多力量大。”接着一挥手枪,“跟我来。不找到文件绝不能离开这里。要死咱们大家也要死在一块。”
所幸的是:当张廷瑞带着几名同志拚着性命返回老乡家时,杨伟华说:“我担心你们会回来取文件包。所以早让勤务兵小唐把文件包带走了。你们快去河边追赶小唐去吧!这次敌人来的人太多,你们在村里多停留一秒钟就多一分危险。快走吧!”
于是,张廷瑞又第二次带领同志们冲出了包围圈,向河岸冲去。
在距离河岸二三百米处,张廷瑞命令所有人停下来,隐蔽在青纱帐中观察敌情。
五分钟过去了,没有发现自己同志的影子。十分钟过去了,依然没有听到任何的动静。
这时,张廷瑞满意地点点头说:“嗯!看来我们的人都已安全过河了。太好了。走,咱们也过河去。”
孟瘸子机警地拦住张廷瑞说:“县长,先不要着急,我感觉河岸的气氛有点不对劲。咱们得试探一下有没有埋伏。”
张廷瑞点头同意。
于是,孟瘸子单膝跪地,用双手做成喇叭状,对着河岸的方向,发出一串瘆人的狼叫声:“嗷……”
几声狼叫停下后,河岸上没有出现什么异常动静。孟瘸子依然不放心,又拾起几块石头投向河岸。又仔细听了听,仍没有任何反应。
之后,孟瘸子对张廷瑞说:“县长,看来真没什么情况。如果有埋伏,我刚才的那几声狼叫,怎么也得引发出点动静来。”
王忠提醒说:“县长您听,咱们身后好像有点动静。不会是敌人摸上来了吧!”
张廷瑞愣着听了听,果然能听到轻微的唰!唰!声,严肃地说:“不像是风的声音。事不宜迟,大家做好过河的准备。只要上了对面堤岸,我们就算一百个安全了。行动!”
三天前连续降的几场暴雨,致使河水暴涨,河面变得又宽又深。再加上浑河水也在不断地汇入大清河的河槽,这无形中又加剧了水流的湍急程度。一眼望去,河槽中就如同有若干匹奔腾的野马在咆哮驰骋。
张廷瑞等五名同志手挽着手,顺着堤坡有序地下到河里,顿时被卷着漩涡、齐腰深的水流冲得东倒西歪,根本站不住脚。身体轻飘的仿佛是一枚干树叶,在波涛汹涌的水面漂浮着,随时都有被滚滚巨浪吞噬的可能。
但是,这五名钢铁般的汉子没有向随时威胁着他们的死神做任何地让步,而是各个咬紧牙关,拚出力气向着对岸一步一步艰难地行进着。
在行进过程中,张廷瑞还不停地鼓励大家说:“同志们!我们革命战士都是钢铁之躯,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只要我们的信仰不变,远大的革命理想不变,对人民的一腔热忱不变,最终的胜利必然要属于我们。让一切***反动派们都见鬼去吧。共产主义万岁!人民万岁!”
张廷瑞的话音刚落,其他人都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异口同声,有节奏地喊道:“共产主义万岁!人民万岁!”
接着,张廷瑞又带头唱起了国际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嘹亮悲壮的歌声,伴着咆哮的河水,在大清河上空久久回荡着……
就在这时,从河两岸突然冒出许多敌人来,一支支乌黑的枪口,同时对准了河中心的五位铁塔般的汉子。
只听岸上有人喊道:“弟兄们!大鱼终于上钩了,先不要射击,要抓活的。他们今天一个也跑不了了。”接着,是一阵狂妄的笑声。
孟瘸子反映很快。只见他第一个端起枪来冲向对岸的敌方,对张廷瑞说:“县长,我们中埋伏了。我来掩护你们转移吧!”
“不!我来掩护。”
“我的水性好。我来掩护。”
“我从小就是在河边长大的,我留下。”
“还是咱们大家一起掩护张县长撤退吧!”
张廷瑞冷静地说:“大家都不要争了,面对这么多的敌人,我们没有更多的选择,只有一条道可走,那就是和敌人拚了。同志们!党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子弹肯定不够用,听我的命令:都把刺刀上好。就是死也要死出八路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来。我们共产党人是为正义而战的,我们的灵魂是纯洁的、高尚的,宁可粉身碎骨,但绝对不当俘虏。听到没有?”
我的年轻岳坶100章 第二章
到了一九四五年的五月,东进纵队向北挺进到了任丘静海一线时,柳天舒接到八路军总部转来的情报,得知日军在天津北平一线已紧急增加了一个师团的兵力,而且还将参加一号作战计划的战车部队也调回了天津北平。天籁『小说Ww『W.』⒉3TXT.COM
看样子,华北日军是要不惜一切代价阻挡东进纵队进入平津一带,日军在平津的总兵力已是二倍于东进纵队,而且还拥有一个重炮联队和一个飞行大队,再加上战车联队,柳天舒知道东进纵队想悄然穿过平津一带,赶到冀东已是不现实了。
不过,东进纵队挺进到平津南边,给日军的压力也是非同小可,逼着华北日军司令部不得不大幅度收缩兵力,放弃太行山的一些不重要的县城,这让各根据地的八路军抓住有利时间,朝着鬼子的占领区动大反攻,一下子收复了很多失地。
至于冀中一带,在冀中八路军和东进纵队的合力奋战下,日军已基本退出了这一片区域。
郝猛宣的新十一旅已经归建,三个主力旅分布在平津南边,不但威胁着平津,还威胁着保定石家庄一线,至于渤海边,虽然日军的军舰还不时来往,但靠近岸边的区域,已是八路军的控制范围。
到了六月的时候,原本在绥远一带的晋绥军傅作义部,突然向东急进,兵锋直指张家口一线,华北日军看到傅作义来势汹汹,连忙又从关东军中抽调了一个师团。
找不到打击敌人的机会,东进纵队又无法向东北方向挺进,柳天舒和江金勇向八路军总部请示后,干脆在平津南边展开大规模的练兵运动。
战争打到这个时候,稍有眼光的人都知道小鬼子灭亡就在眼前,因为这个时候,美军已消灭掉日军在太平洋上的绝大部分部队,连盘踞在菲律宾的日军,也被打得血流成河,美国大兵成功登6菲律宾,这个时候正在向硫球一带推进。
远在重庆的蒋某人,这时自然也看出了鬼子灭亡在即,他这时自然又喜又忧,喜的是小鬼子终于要完蛋了,自己作为大国领袖的地位,应该会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忧的是自己这几年将精锐部队集中去拱卫西南和远征东南亚,而在华北一带根本没有像样的部队,就是华中,第三战区的表现也是差强人意。
这时的他,并不希望小鬼子完蛋的日子来得太快。
与美国方面多次商量后,蒋某人开始暗中集中兵力,同时派出大批特工人员赶往华北和华东。
自己的精锐嫡系还在大西南,想要到达华北和华东,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派出人员潜入敌后,与那些六神无主的皇协军联系。
国共双方高层的较量,自不是柳天舒这个东进纵队司令所能插手的,他现在一门心思盯着平津方面的敌人,纵队直属特务营,已派出无数支精干部队进入平津地区。
这天下午,柳天舒刚从新九旅检查部队情况回来,孙雪宣就急急的跑了过来。
“司令员,特务营回电报,说日本皇室一位亲王,近期将来天津视察。”
“日本皇室一位亲王?”柳天舒听得不由一愣,这个时候日本皇家的亲王会来天津,这可真是奇了怪了。谁都知道现在的小日本那是江河日下,日军大本营单是阻止美军登6本土,就够焦头烂额的了,谁还会有闲心跑到中国来?
难道这里面有什么阴谋不成?
“上报总部没有?”
“还没有?”孙雪宣低声说道。
“立即将这个情况上报总部,并请总部指示。”柳天舒略想一下,直接说道。
现在自己的部队算是与小日本对峙上了,虽然双方并没有大打出手,但那种剑拔弩张的感觉,却是越来越浓。
要不要在日本皇室亲王前来一事上做做文章,这事还得听总部的指示。
第二天,总部的回电就到了,要求东进纵队设法将这个亲王弄到手。
总部长这时自然已知道小日本完蛋的日子并不遥远,而随着小日本退出中国后,国共双方会不会大打出手,这事谁也没有绝对把握。
那位蒋某人向来喜欢独裁,会不会允许真正的民主政府在战后正式建立,还是一个未知数。
接到总部回电后,纵队几位长商量了一通后,决定电令周爱国,立即搜集关于日本皇室亲王的所有情报,并做好随时行动的准备。
日本本土前往天津的这位亲王,是在三天后从塘沽登6的。本来从日本到天津,最便捷的方式是乘飞机,可随着山本五十六的座机被击落而死去后,从日本到中国的天空,随时会出现中美空军的飞机。
最后,这位带着绝密使命前往天津的亲王,乘着军舰从日本一路颠簸到达天津。
皇室亲王前来,自然受到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盛情款待,当然,其安全也被列入了最高级别。
周爱国接到孙雪宣来的电文后,立即从北平又抽调了三个战斗小组混入天津,同时通过内线,设法弄到皇室亲王的行程安排。
这个时候在天津的中国人,虽然表面上对日本皇军毕恭毕敬,但暗地里早已在为自己寻找退路,一位南京伪政府设在天津的办事处副主任,暗中与周爱国的人搭上了线。
最后,周爱国从那个副主任那里,弄到了日本亲王将在第二天下午,前往天津一个并不起眼的寺庙祭拜。
我的年轻岳坶100章 第三章
从整个永平府的地理地势就能看得出来,西北高,东南低,从西北而来居高临下。
如果蒙古人从喜峰口到界岭口这一线数百里地中选择突破点,南下大概率会选择首攻迁安,也不排除直接进攻卢龙,但是卢龙在迁安东南,如果只攻卢龙而放过迁安,那么蒙古人就要考虑迁安的大周军会南下给蒙古人在背后一击。
而如果进攻迁安就没有这方面的顾忌,只需要稳稳的防住从西面过来的蓟镇军就行了。
所以冯紫英的判
断是迁安一战应该是首战,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战。
这一战打好了,能够极大的打出气势,也能挫伤蒙古人的信心,使得他们在后续战事中无法恣意行动。
当然,也不排除蒙古人会多路并进,同时对迁安和卢龙发起进攻,遇到这种情况,那也就更没说的,就只能全面迎战了。
左良玉太年轻,游士任没有战事经历,而迁安城比起卢龙城来更低矮,护城河也更窄,第一战不容有失,所以冯紫英思前想后,还是决定要亲自坐镇迁安一战。
相比之下,卢龙城高河深,加上城内人口更多,召集起来的丁壮也更充足,加之有朱志仁这个知府坐镇,好歹也能振奋一些士气,黄得功比左良玉年龄要大几岁,经历也更丰富,所以交给他也更放心一些。
“紫英,你要考虑清楚啊。”朱志仁也有些动容。
谁都知道迁安危险性要高得多,冯紫英作为同知,完全有理由坐镇卢龙坚守,谁都说不上个什么来,但对方却决定去亲临迁安第一线,这就是一份担当,朱志仁很清楚,换了自己,只怕还真没这份勇气。
“大人,我考虑清楚了,迁安我去,卢龙这边就请大人坐镇指挥了,具体防御交给虎山,他经验丰富,在给家父担任亲兵营官佐时也曾经在边墙上屡次和蒙古人与女真人搏杀,胆略皆有,尽管放心,……”
见冯紫英下了决心,朱志仁也就不多劝,“那好,紫英你在迁安,我再给游士任去一封信,请他无比听从你的命令,我和他也算乡人,他也算是一个比较守规矩的官员,相信能够很好地配合你,另外,我在签几道空白文书给你,若是迁安城中有不服从的官员和士绅,我授权你可以临场处置,一切责任由我来承担!”
这还差不多,冯紫英暗自点头,这朱志仁还算是有些担待。
要处置九品以上的官员,自己这个同知是没有权力的,必须要知府亲笔谕令和用印,同样要处置士绅,虽然同知有权,但是也要背负责任,有知府的谕令用印,那就不存在了。
********
就在冯紫英和朱志仁商量如何防守永平府时,冯唐在辽阳的蓟辽总督府中也得到了冯紫英用信鸽传递来的急递。
看完急递,冯唐脸色有些难看。
他没想到自己儿子还是决定要去冒这个险,在他看来这个险完全没有必要去冒。
既然兵部都对尤世功那边开了口子,只要他确保顺天府这边,那永平府的得失地方官员就不会承担主要责任了,就算是永平府被蒙古人洗劫一空,地方官府要担责,也是次要责任,不会过分追究。
但紫英要去守迁安,这就太冒险了。
哪怕退一步守卢龙也
好啊。
见冯唐脸色难看,在下首的曹文诏和贺人龙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大人,可是东虏那边有什么意外?”曹文诏小声问道。
“东虏那边倒是没什么,是紫英来的信,这个小兔崽子不让人省心啊,他要亲守迁安,就靠左良玉训练了三个月的一个营民壮?!”想到这里冯唐就越发心慌烦躁。
曹文诏和贺人龙都是冯唐的心腹,听闻此言都大吃一惊。
察哈尔人纠集了内外喀尔喀诸部准备大举南侵已经不是秘密了,辽东在草原上的细作斥候已经把消息传回来了。
目前来自内喀尔喀五部的兵马正在向察哈尔集结,而外喀尔喀诸部的兵马还在路上,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完成集结,而察哈尔那边的粮草征集也在紧锣密鼓进行。
如果没有意外,顶多十日,蒙古人就要大举南下。
从现在的状况来看,蒙古左翼几乎集结了超过十万大军,达到了接近十五万人,如无意外,应该会是兵分几路南下入侵。
现在整个大周北面,从山海关到万全都司,都是风声鹤唳一片。
现在还不确定蒙古大军的主力从哪一条路线南下,但是初步分析无外乎就是三条通道。
一是龙门卫到古北口这一线。
这一线是宣府镇和蓟镇的结合部,其中尤以四海治——渤海所——潮河所这一段特别危险。
渤海所属于蓟镇管辖,这里距离京师直线距离太近,几乎一突破就直抵京师城下,蓟镇重兵驻扎在这里。
而四海治在延庆州境内,那边属于宣府镇,而且是内外两道边墙,理论上应该相对安全。
而渤海所到潮河所这一段也相当危险,也就是后世中密云水库所在区域,但这个时代还是一片低地,从这里突破,沿着汤河或者潮河就可以经密云、怀柔,经昌平和顺义之间,直插入京师。
也就是说最危险区域都在蓟镇辖区,而宣府镇那边因为有内外两道边墙,一般说来以骑兵为主的蒙古人都不会选择去突破两道城墙南下,宁肯鏖战一场打破一道边墙更划算。
第二就是潮河所到喜峰口这一段了,这一段位于京师城东北方向,距离略远,但是地势平坦,如果从磨刀峪到马兰峪这一线突破,也能轻易直接杀到京师城下。
正因为如此,蓟镇在这一线布防了重兵应对。